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民英模张思德

人民英模张思德

  • 字数: 18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保国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51479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思德是党和国家重点向社会推荐学习的英雄模范。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对张思德英雄事迹实地采访调研和资料研究基础上,以张思德精神为基本内涵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勾勒了张思德从旧社会苦难者逐渐成长为解放区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的一生,挖掘出不少被世人遗忘、被岁月尘封的感人英雄典型事迹,集中展示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
作者简介
高保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寻找张思德——一位作家的采访手记》《富民为乐——时代楷模赵亚夫》《江海之子——姚止平》《人民英模张思德(注音版)》等,曾获多项全国及省市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生命火花不曾熄灭001
第二章谷娃子得名"思德"007
第三章"为家里出点力"019
第四章"妈妈!我错了……"029
第五章"漂几回就会成功"039
第六章"飞箭似乎长了双眼"
第七章"我啥子时候有书念?"055
第八章逢"凶"化吉063
第九章每人的愿望073
第十章"有什么事冲我来"085
第十一章"天底下哪有穷人的活路啊?"097
第十二章"公开的秘密"107
第十三章"肖叔叔,是不是有新的任务?"121
第十四章"枪,要靠我们自己想主意"131
第十五章"从火堆里钻了出来"137
……
摘要
     第一章 生命火花不曾熄灭 “哒哒哒……”一位战士骑着快马,向延安的枣园奔去…… 噩耗传到延安,内卫班的战友个个失声痛哭,当时毛主席听到张思德遇难的消息后,脸色瞬间凝固。 第二天,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再次向主席请示张思德后事如何处理。 “主席,庙河沟石峡峪离延安将近80里路,这两天天气怪热,全是山路又不好走,张思德的遗体运到延安不大方便,是不是就安葬在庙河沟?”古远兴问。 坐在椅子上的毛主席突然站了起来,看了看古远兴,沉重中略带严肃地说:“小古呀小古,古人说,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张思德是四川人,他牺牲了,虽然回不了老家,我们也不能把他埋到荒田野地哟!”说完,毛主席还对后续事宜作了几点指示。 机要科负责同志派了一辆汽车到庙河沟接回张思德同志的遗体,中央警卫团准备召开张思德同志追悼会。 1944年9月8日,天布阴云,风逆寒意,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了追悼大会。 这天,整个枣园似乎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张思德生前的战友们纷纷进山,采摘松枝和野花,给英雄扎起花圈…… 枣园的机关人员纷纷用饱蘸深情的大笔,写下一副副苍劲的挽联…… 谁都希望将自己采来的野花扎在花圈上,人人都想把自’己深切的悼念写进那简单的挽联里。 张思德的追悼会场,布置在延安的凤凰山下,枣园后院沟地的一片荒滩上。整个会场是临时搭起来的土台子,土台两边各竖了根松木柱子,台子后面搭起了棚布,中间悬挂着毛主席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这十七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好像十七支燃烧的火把,映进人们的眼眶,激荡着到会同志们的心。台前上方悬挂着“沉痛追悼张思德同志”的黑纱横幅,土台的四周摆放着各部门和战友们送的大小不一的花圈,整个会场布置得简朴而肃穆。 下午2时左右,中央直属机关和警卫团一千多人,陆续来到土台前,大家自觉排好队,等待着追悼大会的开始。 大家望着向会场走来的毛主席,他从枣园的窑洞,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来。他脸上挂着严肃而沉痛的表情。 哀乐声起,全场肃静。 追悼会由中央警卫团一位负责人主持,首先向张思德同志默哀三分钟。毛主席也同所有与会者一样,为一位普通的警卫战士垂首默哀。 默哀过后,中央警卫团政治处领导致悼词:“张思德同志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一切服从党和人民利益……” 接着,毛主席步伐缓慢地登上台,望着到会的战士们,沉默了一会儿,讲道:“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接近是为着解放人民,是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毛主席边讲边挥动着手臂,他说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时,用两只手做了向下压的动作。 毛主席半个小时的讲话,声音洪亮,明澈清晰,穿透力强,每句话都给人以力量,每个字都像一团火那样富有激情,给人们增加了希望。 9月21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又报道了这次追悼会的消息,无论是在党中央机关,还是在陕北的部队,抑或是在当地的老百姓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恰如一阵春雷,响遍了延安,响遍了陕甘宁,响遍了中国的每一块土地…… 参加张思德追悼会的一位炊事员,回到班里一口气挑了几十担水。有人问他今天为啥特别卖劲儿,他说:“张思德也是个战士,他烧炭时为人民死了,连毛主席都给他送葬和讲话,多光荣呀,我挑水为人民,为啥不好好干呢?” 回顾张思德短暂的一生,不管是少年时代的英勇机智还是成年后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他都心系身边每一个人。从扛起革命枪的那刻起,他就牢记为人民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责任与使命,从不畏险阻与敌人殊死拼搏,到积极参与大生产运动,从黄土沟到南泥湾,从泥淖沼泽到大浪淘沙,从川渝之地到陕北窑洞,从守卫首长的安危到被掩埋在炭窑下……他的一生是平凡的,像那个时代的穷苦人一样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他的一生也是传奇的,活在别人的口中,却不曾为自己考虑分毫。 虽然张思德同志仅仅活了29岁,但他生命的火花不曾熄一灭。他的名字,将铭刻在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心中,因为他用一生诠释了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他源自平凡,又超越平凡。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P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