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本诠释与思想传统

文本诠释与思想传统

  • 字数: 5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167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7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书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本辑主题设置尤其突出文本诠释与思想诠解、传统诗文技艺与理论,并旁及中国传统艺术等,另特别关注学科建设历史及海外研究史。分为“连载”、“回忆”、“丛录”、“文本”、“诠释与思想之间”、“诗词与文”、“文献”等专题专栏,收入有关中国古典文学、文体学、文论研究及诗词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稀见文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30余篇,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论学科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发展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本辑主题设置尤其突出文本诠释与思想诠解、传统诗文技艺与理论,并旁及中国传统艺术等,另特别关注学科建设历史及海外研究史。分为“连载”、“回忆”、“丛录”、“文本”、“诠释与思想之间”、“诗词与文”、“文献”等专题专栏,收入有关中国古典文学、文体学、文论研究及诗词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稀见文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30余篇,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论学科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发展面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师从王元化教授,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目录
编辑部报告
连载
魏初清谈述论(上)
回忆
一代学人的集体记忆
为一次“上书”的走访
丛录
考据与诠释之间:王元化“子见南子”研究的意义
北美唐代文学研究概述
文本
谈中华诗文之用典和对仗——胡适对中华文化欠一个百年道歉
论《世说新语》的对句之美
诠释与思想之间
中医学“藏象”理论与古代文论“体性”理论的相通性研究
中国文论中“礼”的形态及其现代价值
《诗大序》之风喻批评与诗教传统
论《文选》在隋唐时期的经典化历程
《文心雕龙》意象论的易学阐释
晋唐般若“物”观及其诗学意义
杜诗“集大成”说之一解
类编诗话与文学史权力——以《唐宋名贤名贤诗话》和《诗话总龟前集》的传抄、分门为例
宋代江西诗人群体文化研究
论两宋之际的文道冲突与调和的尝试
理学、诗学的关系辨正与视域融合:方回的诗学观念及诗学话语建构论析
郝敬“雅郑”诗声观研究
金圣叹话语权力的多维生成探究——以“扶乩降神”与“小说评点”为考察对象
论黄爵滋的经世诗文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诗词与文
早期箴戒类文体辨微
文本诠释与思想传统——核心内涵、演变及规律
论早期五言诗的趋同书写及其意境生成——从“揽衣起徘徊”说起
萧道成的诗歌源流与宋齐诗风演变
《唐诗绝句类选》与唐绝句选本的流变——以五代至明末为中心
论“伤心词人”项鸿祚的创伤言说与词史意义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中的词体理论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苏轼论
一幅画与一首诗——陆游佚诗《韩干马》及相关诗画考辨
作为副文本的朝鲜古代选本序跋
文献
《宝贤庵词话》
稀见清代稿本《文竹山人诗话》辑录
闻一多讲《庄子》
读闻一多讲《庄子》笔记
Contents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