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开,颠簸得厉害,都使劲抓紧喽!”
头戴迷彩帽,身上套着土黄色T恤的男人大喊一声,一只脚踩在吉普车的油门上。后脖颈上文有“DILLIGAF”,据他说是什么“Does It Look Like I Give A Fuck”的缩写——鬼才晓得是什么意思!皱纹深布的那张脸,让他看上去根本不像59岁的人。也许是亚利桑那州灼人的日晒和滚烫的土地,把他的皮肤烘烤成了这个样子。那张脸是他依靠铁打的身板顶天立地的真实写照,是他值得炫耀的一枚勋章。
此人名叫蒂姆·弗里,是亚利桑那州边境自卫团(Arizona Border Recon)的头目,自卫团的据点设在亚利桑那州诺加利斯市郊外的亚利帕卡。
透过溅满泥点的挡风玻璃,看得见前方美墨边境上的座座山峰。这里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褐红色的古老土地、裸露的岩石和茂密的灌木丛。吉普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奔边境而去。
“漂亮吧,老子可喜欢这儿的风景了!”
追捕毒贩子的猎手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后,所谓“边境”问题便浮出水面,成为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争论的焦点。
根据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关税几乎全部取消。还有墨西哥生产的工业品,只要满足一定的原产地特征,证明为本地加工制造,便能够以零关税出口美国。据美国工商管理部门统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额增加了4倍,直接产生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被誉为最成功的自由贸易协议。
然而,鼓吹“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便开始着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新谈判,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接受提高原产地比率和开放牛奶市场等对美有利的条件。谈判中,美国不断暗示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以征收整车关税相要挟,对极不情愿作出让步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果然,特朗普不愧为双边谈判(而非多边谈判)的铁腕人物。
从社会层面来看,一天比一天高的边境墙,非法移民的子女与父母被拆散收容的非人道政策,在美国社会引发了一场褒贬不一的激烈辩论。面向外国高端技术人才的签证“HIB”,其范围也在步步紧缩。其实,那道实体墙能否建起来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对人流和物流加以,在国与国之间构筑了一道道无形的障碍。
全球化企业和自由媒体(包括《日经商报》)一直希望解除贸易壁垒,开放边境。然而,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自由贸易在其拓展的过程中,已经让美国工人和中产阶级蒙受打击,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非法移民和毒品流人等涉及边境管理的问题也不容回避,支持总统强硬路线的群体像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那么,生活在边境地区的人们是怎么看待特朗普政府的呢?当我希望在调查中倾听他们的声音时,突然想起了守护在那里的边境自卫团,想起了那部描写自卫团与贩毒团伙交锋的纪录片《贩毒之地》(Cartel Land)里的主要人物——弗里。我立刻给他发去邮件,他满口答应了。于是,便出现了我们采访组乘坐的吉普车在旷野上横冲直撞的这一幕。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