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刺激与反应 通货膨胀下微观经济主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研究(1940-1949)

刺激与反应 通货膨胀下微观经济主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研究(1940-1949)

  • 字数: 2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严跃平,李燕君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39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40—1949年,通货膨胀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在“刺激与反应”的框架下,以微观经济主体中的企业家和民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应对通货膨胀的心理变化和行为选择;以时间为序,分别探讨不同时期各主体的心理特点。物价快速上涨刺激着他们的情绪和心态,从而使其预期和行为发生改变,无论企业家还是民众都在积极寻找对冲措施。虽然同受物价冲击,但是各个经济主体在财富实力、知识结构、社会资本和预判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导致了他们应对通货膨胀风险和实现资产保值的方式不同、效果迥异。本书以史学研究为主,注重心理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间的整合,以期在推动民国物价史研究的同时,亦能促进社会心理学在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三、研究时期、区域和对象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结构安排
第一章沦陷区的通货膨胀与民众心理
第一节伪币发行与物价上涨
一、沦陷区主要伪币
二、沦陷区通货膨胀
第二节民众囤积和投机
一、囤积与民众心理
二、民众对货币信用的心理变化
三、物价上涨、生活水平低下与民众维权行为
第二章沦陷区企业家的选择
第一节行业投机兴盛
一、物价上涨与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
二、地产领域的投机
第二节社会心理和行为选择:银行家视角的分析
一、战事前途不明,对法币缺乏信心
二、积极寻求资金避险办法
第三节爱恨交加:企业家的多重选择
一、融资艰难与自设金融机构
二、通货膨胀与企业的投机经营
三、通货膨胀与债务稀释
第三章大后方民众的生活困苦与心理变化
第一节大后方物价变化
一、大后方城市物价变化
二、大后方农村物价增长情况
三、大后方公教群体生活费用指数变化
第二节大后方不同群体的心理变化
一、农民的不平和愤恨
二、农民囤积心理的逆转
三、地主和富商阶层囤积土地的心理
第三节公务人员的生活与心理
第四节教师群体的心理变化
一、教师群体的生活质量
二、教师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其嬗变过程
第四章战后通货膨胀与银行业行为
第一节抗战胜利之后的物价变化
第二节战前存款偿付问题
一、相关研究的简单回顾
二、战前存款偿付纠纷问题的由来
三、身在其中:银行业的反应与行为
四、利益受损:民众据理力争
第三节理性的应对:暗账行为
一、暗账、史料介绍以及研究现状
二、通货膨胀下的银行资产缩水
三、银行暗账情况:基于史料和社会心理的分析
第五章限价、币制改革与心理博弈
第一节“中储券”兑换比例不合理
一、“重庆客”现象
二、“中储券”兑换简述
三、“中储券”兑换比例的学界观点与民众心理反应
第二节黄金风潮下的限价与冻结政策
一、1947年金融风潮时期物价
二、工人工资冻结政策与民众和企业家的心理变化
三、劳资双方矛盾的激化
第三节民众与企业的生存困境
一、《财政经济紧急处理办法》的颁布与金圆券的发行
二、限价期间的经济影响和经济主体的心理
结语
一、沦陷区物价上涨与民众和企业家的心理变化
二、大后方民众心理特征
三、暗账行为和战前存款偿付纠纷:银行家的社会心理分析
四、限价与币制改革下的民众和企业家反应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