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上海担当 70年对口援建帮扶实录
字数: 29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6714189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上海担当:70年对口援建帮扶实录》是“《上海滩》丛书”中的一种,所收录的文章反映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各方面支援全面建设的故事。从1950年上海金融界职工支援青海建立银行、1951年上海五金工人援建安徽润河集分水闸工地,到此后的大小三线建设,大批上海支边青年奔赴内地和边疆,全力支援全国重点建设项目,帮助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各区县又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帮助对口地区摆脱长期贫困落后,走上致富之路。书中所收文章通过大量亲历者和知情者的回忆,生动地讲述了这一段历史。
目录
支援大西北的上海金融职工
1951:上海五金工人投身治淮大战
大兴安岭的上海人
投身国防建设的上海技工
“原三刀”大漠编织蘑菇云
我在小三线研制新武器
1958午:奔向蕲春的上海知青
建设二汽,难忘那山腰上的日子
十堰,芦席棚里的青春往事
解决青工婚姻“老大难”的回忆
在运煤车队的日日夜夜
我在四川工作十七午
竹片抹泥土:亦苦亦乐“干打垒”
我在“大三线”的那四十午
我在新疆支边的所见所闻
杨永青:天山脚下的浦江支边青午
南疆铁路建设中的上海人
在新疆兵团监狱工作的日子里
赴新疆支边的上海知青座谈记
新疆大雪灾中的一场殊死搏斗
我的知青生涯
在押运活畜的专列上
2008年,我在四川地震灾区参加心理援助
昆仑山下的上海援疆情
世界屋脊上的上海援藏干部
三赴陇南:为了老区的孩子们
情系红土地——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慎扶贫帮困的故事(1998—2001)
“百企帮百村”,高原脱贫忙——长宁区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记
要让英雄的土地富起来——静安区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对口帮扶的那些人、那些事——普陀区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帮扶路上的一道道阳光——宝山区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虹口的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虹口区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上海的同志。感谢你们的真诚援助!”——闵行区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大山里飞出“金凤凰”——金山区助攻云南四县脱贫纪实
创造“上海温度”的帮扶“神话”——青浦区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谢谢,来自宝岛的上海干部!”——崇明区对口支援工作纪实
摘要
支援大西北的上海金融职工 黄金平 1950年,两千余名上海金融职工热烈响应党的号召,拜别父母,告别家人,奔赴祖国的西北边陲,为保卫和建设大西北流血流汗,奉献青春乃至生命,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潘汉年动员,四天报名六千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西北经济相当落后,人才严重匮乏。以青海为例,当地的银行网点很少,县一级人民银行有的刚成立,有的则处于筹备阶段。由于缺乏专业人员,银行吸收了部分当地干部;这些人文化水平很低,从未受过会计等专业培训,致使内部管理混乱,账目差错很多。为此,大西北的金融业亟待其他地区的支援。 50年代初,上海占有全国金融业半壁江山(全国金融业职工共18941名,上海就拥有9400名)。1950年8月27日,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市总工会副主席钟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行长陈穆等在天蟾舞台召开上海金融职工响应祖国建设号召动员大会。潘汉年号召:金融职工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祖国最需要的大西北去! 会后,合营银行、北五行、上海银行及第一、第二联营所属各单位职工们沸腾起来了。很多单位在报名室尚未布置好的时候,“光荣门”口已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人们有共同的愿望:“争取第一个报名”“争取第一个批准出发”。胡家吉,这位上海金融业第二联营的青年职工,当他接到“支援大西北,现在开始报名”的电话通知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广东路连穿六条马路,跑到北京东路报名,原想夺个第一,没想到已排在200名之后了。 作为家属的叶元贞赶来代表暂时不在上海的丈夫周和邦报了名;老母亲陪同儿子吴杏初兴冲冲地前来报名,她说:“去年我送小儿子参军,现在我又看到大儿子去大西北建设,我感到非常高兴。”父子、兄弟联袂报名的则更多,坚决要求组织上予以批准的每日都有……到8月31日上午报名截止后,还有很多同志赶来要求通融通融。据统计,共有6203人报了名,占上海金融职工总数60%以上。 经多次筛选,2078名(以及家属约4500余人)职工被批准,并编成9个大队。第一大队去新疆,第二大队去青海,第三、四、五大队去甘肃,第六、七、八、九大队去陕西。9月12日,虹口体育场举行万人规模的“上海金融职工响应祖国号召参加建设大西北欢送大会”。从此,他们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乌鲁木齐流传调侃上海人的儿歌 据去新疆工作的徐家庆(时任第一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青年团总支书记)回忆,当时组织上有明确的指示,要给西北选派年轻、健康、思想进步的同志。赴新疆的第一大队旅程最远,条件最艰苦,又是率先出发的“开路先锋”,人员配备要更强些,党团员骨干要更多一些。第一大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的王松钧同志担任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带领288名队员,加上随行的家属共430多人。队中由7名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近80名青年团员组成临时团总支,并在6个中队均建立了团支部。 第一大队乘火车换汽车,跋涉数千里历时近1个月,于10月16日中午抵达乌鲁木齐。稍事休整后,大部分同志立即奔赴南至昆仑、北至金山的各基层机构,立刻参与基层金融机构网点的组建工作。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