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胡适集

胡适集

  • 字数: 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 作者: 刘成信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345471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8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胡适集》收罗胡适的杂文名篇数十篇,《数目作怪》、《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什么是文学》、《我对于运动会的感想》、《孙行者与张君劢》、《差不多先生传》、《往西去》、《麻将》、《致陈独秀》、《时间不值钱》、《记某女士》、《名教》、《我们要我们的自由》等均有收录,其作品具有思想精警,题材广泛,开风气之先的鲜明特色及历史地位,为五四白话文运动推波助澜,在**依然具有艺术魅力与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胡适集》为中国杂文卷七现代部分,收录了胡适的杂文作品《写在徐梅女士的文章的后面》、《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双十节的感想》、《谁教青年学生造假文凭的?》、《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青年人的苦闷》、《援助与自助》、《自由主义》、《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等。这些作品以旁征博引的深厚学养、鞭辟入里的逻辑思辨、入木三分的剖析批判、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增人智慧,开人眼界,启人心智,让人深长思之。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学名洪?,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目录
欢迎《新声》 数目作怪 爱情与痛苦 七千个电报 方还与杜威夫人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女子解放从哪里做起? 微妙之言 辜鸿铭 新生活 又一偕同业 寄吴又陵先生书 什么是文学 黄梨洲论学生运动 我对于运动会的感想 孙行者与张君劢 “老章又反叛了!” 差不多先生传 往西去! 麻将 致陈独秀 时间不值钱 拜金主义 记某女士 名教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纪念 后生可畏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人才的来源 制宪不如守法 “旧瓶不能装新酒”吗? 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 写在徐梅女士的文章的后面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双十节的感想 谁教青年学生造假文凭的? 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青年人的苦闷 援助与自助 自由主义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 报业的真精神 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
摘要
    “老章又反叛了!”
     章士钊君在民国十二年八月间发表了他的《评新文化运动》。那时我在烟霞洞养病。有一天,潘大道君上山来玩,对我说:“行严说你久没做文章了,这回他给你出了个题目,你总不能不做文章答他了。”我问他出了什么题目,潘君说是《评新文化运动》一文。当时我对潘君说:“请你转告行严,这个题目我只好交白卷了,因为行严那篇文章不值得一驳。”潘君问:“‘不值一驳’这四个字可以老实告诉他吗?”我说:“请务必达到。”
     但潘君终不曾把这四个字达到。后来我回到上海,有一个老朋友请章君和陈独秀君和我吃饭,我才把这句话当面告诉章君。
     那一晚客散后,主人汪君说:“行严真有点雅量;你那样说,他居然没有生气。”我对主人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行严只有小雅量,其实没有大雅量;他能装作不生气,而其实他的文章处处是悻悻然和我们生气。”汪君不明白我这句话,我解释道:“行严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而却又虽落伍而不甘落魄,总想在落伍之后谋一个首领做做。所以他就变成了一个反对派,立志要做落伍者的首领了。梁任公也是不甘心落伍的;但任公这几年来,颇能努力跟一班少年人往前跑。他的脚力也许有时蹉跌,但他的兴致是可爱的。行严却没有向前跑的兴致了。他已甘心落伍,只希望在一般落伍者之中出点头地,所以不能不向我们宣战。他在《评新文化运动》一文里,曾骂一般少年人‘以适之为天帝,以绩溪为上京,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其实行严自己,却真是梦想人人‘以秋桐为上帝,以长沙为上京,一味于《甲寅》杂志中求文章义法’!我们试翻开那篇文章看看,他骂我们作白话的人‘如饮狂泉’,‘智出伦敦小儿女之下’,‘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以就下走圹之狂,隳载道行远之业……’这不都是悻悻然和我们生气吗?这岂是‘雅量’的表现吗?”
     汪君和章君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他也说我这个判断不错。
     我们观察章士钊君,不可不明白他的心理。他的心理就是,一个时代落伍者对于行伍中人的悻悻然不甘心的心理。他受过英国社会的一点影响,学得一点吴稚晖先生说的“gentleman的臭架子”所以我当面说他不值一驳,他能全不生气。但他学的不,他不知道一个真正gentleman必须有sportsmanship,可译作豪爽。豪爽的一种表现,就是肯服输。一个人不肯服输,就使能隐忍于一时,终不免悻悻然诟骂的一天的。
     我再述一件事,更可以形容章君的心理。今年二月里,我有一天在撷英饭馆席上遇着章君,他说他那一天约了一家照相馆饭后给他照相,他邀我和他同拍一照。饭后我们同去照了一张相。相片印成之后,他题了一首白话诗给我,全诗如下:
     你姓胡,我姓章,
     你讲什么新文学,
     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你不攻来我不驳。
     双双并座。
     各有各的心肠。
     将来三五十年后,
     这个相片好做文学纪念看,
     哈,哈,
     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
     总算是老章投了降。
     这样豪爽的投降,几乎使我要信汪君说的“行严的雅量”了!他要我题一首文言诗答他,我就写了这样的四句: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
     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然而“行严的雅量”终是很有限的,他终不免露出他那悻悻然生气的本色来。他的投降原来只是诈降,他现在又反叛了!
     我手下这员降将虽然对我还不曾直下攻击,然而他在《甲寅))周刊里,早已屡次对白话文学下攻击了。他的广告里就说:
     文字须求雅驯,
     白话恕不刊布。
     这真是悻悻然小丈夫的气度。再看看他攻击白话文学的话:
     白话文字之不通。
     陈源……喜作流行恶滥之白话文。文以载道,先哲名言。漱冥之所著录,不为不精,断非白话芜词所能抒发。近年士气日非,文词鄙俚。国家未灭,文字先亡。梁任公献媚小生,从风而靡,天下病之。不谓激冥亦复不自检制,同然一辞。
     计自白话文体怪行而后,髦士为俚语为自足,小生求不学而名家,文事之鄙陋干枯,迥出寻常拟议之外。黄茅白苇,一往无余;诲盗诲淫。无所不至。此诚国命之大创,而学术之深忧!
     他这些话无一句不是悻悻的怒骂,无一句是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有时候,他似乎气急了,连自己文字里的矛盾都顾不得了。例如他说陈源君“屡有佳文,愚摈弗读,读亦弗卒,即嘻嘻吗呢为之障也”。既“摈弗读,读亦弗卒”。章君又何以知是“佳文”呢?有“嘻嘻吗呢为之障”,而仍可得“佳文”的美称,章君又何以骂他作“恶滥之白话文”呢?这种地方都可以看出章君全失“雅量”,只闹意气,全不讲逻辑了。
     林纾先生在十年前曾说:“古文之不当废,吾知其理,而不能言其所以然。”当时我读了这话,忍不住大笑。现在我们读章士钊君反对白话的文字,似乎字里行间都告诉我们道:“白话文之不当作,吾知其理,而不能言其所以然!”苦哉!苦!他只好骂几句出出气罢!
     我们要正告章士钊君:白话文学的运动,是一个很严重的运动,有历史的根据,有时代的要求。有他本身文学的美,可以使天下人睁开眼睛的共见共赏。这个运动不是用意气打得倒的。今日一部分人的谩骂也许赶得跑章士钊君;而章士钊君的谩骂,决不能使陈源、胡适不做白话文,更不能打倒白话文学的大运动。
     我们要正告他:“愚摈弗读,读亦弗卒。”这八个字代表的态度接近是小丈夫悻悻然闹意气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对付一些造谣诬蔑的报章,而不能对付今日的白话运动。我虽不希望章君“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我却希望章君至少能于《胡适文存》中求一点白话运动所以能成立的理由。我们提倡白话的人很诚恳地欢迎反对派的批评,但自夸“摈白话弗读,读亦弗卒”的人,是万万不配反对白话的!
     章君自己不曾说过吗?“愚所引为学界之大耻者,乃读书人不言理而言势”。我们请问章君:“愚摈弗读,读亦弗卒”,这是讲理的读书人的态度吗?
     我的“受降城”是永远四门大开的。但我现在改定我的受降条件了:凡自夸“摈白话弗读,读亦弗卒”的人,即使他牵羊担酒,衔璧舆榇,捧着“白话歪词”来投降,我绝不收受了!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P37-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