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归来之人 杨晚晴中短篇科幻小说集

归来之人 杨晚晴中短篇科幻小说集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杨晚晴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27010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李玖乐:杨晚晴所创作的,是非常纯正的科幻。这些故事奔向外太空宇宙的尽头,也深入人心尽头的黑洞。 鸣蛙:《归来之人》以细腻、真挚的笔触,讲述了关于科幻和情感的十一个故事。阅读时几度令人潸然泪下,人类对真理的坚持和对自身信念的追求,在作者设定的苦难环境中熠熠生辉。 哑蝉:杨晚晴的科幻小说总是能轻柔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他不常用雷霆万钧的笔力写科幻奇景,他的独到之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用时空尺度构筑世情人心的永恒张力。请记住,爱有时站在黑暗背后,美永在将明未明之间。
内容简介
杨晚晴的首部个人科幻小说集,选入了他2017年至今创作的十一篇中短篇科幻小说。其中既有人气名篇《麦浪》《爱在地裂天崩时》《归来之人》,也有积淀大成的新作中篇《勿忘我》《驯养人类》,更有先锋冷峻的探索之作《蜂鸟停在忍冬花上》《妈妈,我收集了十颗头骨》,等等。这些作品想象别出机杼,文风隽永,兼具科幻小说的新奇壮丽和纯文学作品的浪漫雅致,集中体现了杨晚晴独树一帜的科幻小说风格。
作者简介
杨晚晴,1983年生人,科幻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云吸猫重度成瘾者。初中时,由于偶然邂逅的一本《科幻世界》,成为忠实幻迷。科幻创作深受刘宇昆和罗杰•泽拉兹尼的影响。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过多篇作品,曾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多个奖项。 热爱科幻,亦热爱摇滚和诗歌,因此形成复杂纠结的人格,除写作外,无以自我疗愈。
目录
麦浪
玩偶之家
折纸
爱在地裂天崩时
勿忘我
未选择的路
归来之人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妈妈,我收集了十颗头骨
汉尼拔与斯宾诺莎
驯养人类
摘要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红色代表温度。蓝色代表点火。绿色代表气流供量。你用了四小时四十二分钟才化为一堆白色灰烬。我极为耐心地操作着火化炉控制面板上的三原色,确保炉子里不会留下任何具体的东西,或者说,和生命还存在着某种连接的东西,比如一截没有烧完的肋骨。火化结束之后,我亲手将你扫入乌木骨灰盒中——盒子方方正正,黑色哑光,是你喜欢的极简主义造型。你用了一生与我进行有谓或者无谓的争执,我想,要是此刻你在盒子外面,你一定会跳到我面前,习惯性地撇下嘴角,说这个盒子不是你要的那种极简主义。我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回击你。当然。 要是你在盒子外面。 我捧着你穿过长长的走廊,你在我怀里,温和,驯顺,如生命般沉重。在你依然健康的日子里,我无法奢求这样的亲密。自从真正理解了我的职业,你就一直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我的触碰。尽管每天回家,我都会拼命洗手,但现在我明白了,我洗不去死亡的气味,因为它从来就不在我手上——它在你心中,从你六岁那年开始,直到你最终投入它的怀抱。 天空灰白。水汽丰沛。乌云缓缓飘行。在离开这里的一路上,同事们得体地向我表示哀悼,而我则得体地回应。我们这些人见过形形色色的告别场面,于是在直觉里便知道什么是“得体”的。人总会在死亡面前颜面尽失,而此时此地,脆弱的尊严大概就是这个职业专享的馈赠吧。 在火葬场大门外,我遇见了那个机器人推销员。 “女士,对于您的遭遇,我深表遗憾。请节哀。”机器人有圆形的头和圆形的躯干,像个长着万向轮的橙色葫芦,它的声音是温暖的男性声线,严肃而又饱含同情,“我只是想告诉您,死亡并不是终结。” 这句话我听它对别人说过无数次,然而我还是停下了脚步。 机器人被我的反应所鼓舞,它眨了眨头部显示屏上的蓝色眼睛,说话的声调也明亮了一些,“逝去的人可以活在您的记忆中——当然,也可以以某种方式重生,这取决于——” “你他妈什么都不懂。”我说。 蓝色眼睛眨了几下。 “女士,我很抱歉,但是我不明白……您希望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产品吗?” “去产品,去!”说完,我朝它蓝色线条构成的无辜五官上啐了一口,换来它一声低低的呻吟。你从未见过我如此失态。没有人见过我如此失态。我颤抖着蹲下,把你嵌入我身体的弯折之中,像牡蛎含着珍珠。我用力吸气,吸气,直到气流没法在肺部继续郁积。 借着一股气流喷薄而出的力量,我号啕大哭起来。 ……女儿,对不起,我的体面在这一刻用尽了。 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你的一生,如果非要这么做的话,我会说,你的一生都充满着对“生”的饥渴。这大概和我的职业有关。 那时你大概六岁吧,你问我,到底什么是死亡。我并没有感到惊讶:这是一个迟早会到来的问题,我甚至觉得,你问得有些晚了。作为一名殡葬师,我很难接受任何把死亡浪漫化的修辞。 我是这么回答你的:“宝贝,死亡就是不存在了。” 你歪着头,“不存在了?” “就是——就是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就像爸爸那样?” “对,”我艰难地点头,“就像爸爸那样。” 你鼓着腮帮子,想了一会儿。 “那么爸爸呢?”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我们刚才是以外部视角来定义死亡,而现在,你站在死者的这一边来提问。 “死了,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爸爸不能听、不能闻、不能看,也不能想。爸爸什么也感觉不到了。” 你陷入了更长的沉默。我等待着,你却出人意料地停止了追问。孩子最擅长创造没有尽头的追问之链,然而关于死亡的问题就这么戛然而止了,我想那时你还没有真正理解死亡,但你一定察觉到了什么。换作别的孩子,这一次黑色的启蒙也许只会微微摇撼他终将坍塌的童年城堡,但你是我的女儿。我们的生活建筑在他人的死亡之上,死亡对你来说是具体的,具体到你吃的每一口饭、看的每一部动画片、用的每一枚发卡。 ——你,我的女儿,你一早就知道,自己必须在那道无边的阴影下奋力生活。 所以在有能力挣脱我之后,你去了很多地方,换了很多工作,交了很多男朋友;你跳伞、攀岩、自由潜水,以贴近死亡的方式羞辱死亡。长久以来,我并不理解你。我以为你和同龄的许多青年一样,对生活抱着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你们经历了全球范围的烈性传染病,经历了气候危机和其后的饥荒,经历了箭在弦上的世界大战。存在脆弱而易逝,拒绝与任何事物建立起情感联系是你们普遍的心理防御机制。 我以为我理解你。 那次见你,你刚刚从不知何处归来。你给我的地址是一小栋老旧的公寓楼,没有智能人格那种。我在霉味儿扑鼻的楼道里敲门。猫儿般的应和声。门没有锁。我犹豫几秒,推门而入……此刻我已回想不起来你的房间是什么样子,我只记住了房间中的你,那废墟中的大理石雕塑:你半裸着坐在床上,长发散乱,睡眼惺忪,肩颈和腰臀弯出迷人的弧度。我设法从你苍白的美丽胴体上移开视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