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补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补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52222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在讲述气象变化的同时,也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更是在讲述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本书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常识,并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了各个季节的节气知识,又以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起居养生、常见病食疗防治为主线,带领读者领略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书中随文配图,用图解的方式展现二十四节气知识与相关菜谱,清晰明了,别具特色。
目录
第一篇二十四节气——中国独有的一种历法
第1章二十四节气来历
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合理测定
第2章二十四节气和历法
节气与太阳历
节气与太阴历
节气与阴阳合历
第3章二十四节气与物候
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形成四季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
第二篇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季的6个节气
第1章立春:乍暖还寒时,万物开始复苏
立春饮食养生:少酸多甘,平抑肝火
立膳养生:蛰虫始振宜养肝
立春起居养生:夜卧早起,多活动
立春运动养生:散步、慢跑、踏青
立春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2章雨水:一滴雨水,一年命运
雨水饮食养生:调养脾胃,防御春寒
雨水药膳养生:冰雪融化宜调脾
雨水起居养生:春捂防寒是关键
雨水运动养生:适量活动,不妨“懒”一点
雨水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3章惊蛰:春雷乍响,蛰虫惊而出走
惊蛰饮食养生:新陈代谢提速,要加强营养
惊蛰药膳养生:春雷隆隆宜补肾
惊蛰起居养生:注意保暖
惊蛰运动养生:全身心健身活动
惊蛰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4章春分: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春分饮食养生:燕子归来,平衡阴阳
春分药膳养生:健身美容、消肿明目
春分起居养生:杀菌、除尘
春分运动养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春分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5章清明:气清景明,清洁明净
清明饮食养生:注意降火、保护肝脏、强筋壮骨
清明药膳养生:滋肾养阴、降压安神
清明起居养生:返璞归真,拥抱大自然
清明运动养生:量力而行活动身体
清明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6章谷雨:雨生百谷,禾苗茁壮成长
谷雨饮食养生:牡丹花开,除热防潮
谷雨药膳养生:补脑养肝,通血化痰
谷雨起居养生:早睡早起,勤通风换气
谷雨运动养生:闲庭信步,室内室外运动
谷雨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7章春季穿衣、护肤、两性健康和心理调适策略
春季穿衣:早晚增衣,中午减衣
春季护肤:清洁、滋润保养
春季心理调适:宽容、自序、知足
第三篇夏满芒夏暑相连——夏季的6个节气
第1章立夏:万物旺盛生长的节气
立夏饮食养生:红补血、苦养心、喝粥喝水防打盹儿
立夏药膳养生:益气活血,养血安神
立夏起居养生:居室要通风消毒,适当午睡
立夏运动养生:运动要适可而止
立夏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2章小满:小满不满,小得盈满
小满饮食养生:素食为主,适量食冷饮、薏米和苋菜
小满药膳养生:消暑健脾,平肝生津
小满起居养生:避雨除湿,冷水澡健美瘦身
小满运动养生:时尚活动——森林浴
小满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3章芒种:麦子抢收,稻子抢种
芒种饮食养生:吃粽子解暑,吃鸽肉或莴笋清热解毒
芒种药膳养生:滋阳清热,除烦止渴,全方位养护
芒种起居养生:膀爷做不得,房间勤通风
芒种运动养生:手里常握健身球,勤到草地、鹅卵石地面走
芒种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4章夏至:夏日北至,阳光直射
夏至饮食养生:多食酸味,宜吃果蔬
夏至药膳养生:清热解暑,健脾益气
夏至起居养生:注意清洁卫生,预防皮肤病
夏至运动养生:顺应时节,游泳健身
夏至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5章小暑:盛夏登场,雷暴频发
小暑饮食养生:勤喝水、饮食清淡,吃紫菜补肾养心
暑药膳养生:清暑解热、健脾利湿
小暑起居养生:合理着装防紫外线,雨后不坐露天的凳子
暑运动养生:常到海滨、山泉、瀑布或旷野散步
暑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6章大暑:水深火热,龙口夺食
赶暑饮食养生:及时补充蛋白质,早餐忌吃冷食
大暑药膳养生:健脾清暑、减肥降脂、降低血压
大暑起居养生:睡眠时间要充足,衣服要选择天然面料
大暑运动养生:双手轮换扇扇子,既消暑又防肩周炎
大暑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7章夏季穿衣、美容、心理调适策略
夏季穿衣:选择吸湿、散热性能好和吸热性能差的面料
夏季美容护理:注意皮肤清洁,切忌天天洗头
夏季心理调适:清静度夏、静养勿躁、胸怀要宽阔
第四篇秋处露秋寒霜降——秋季的6个节气
第1章立秋:秋凉渐起,开始收获
立秋饮食养生:少辛增酸,进食“温鲜”食物
立秋药膳养生:补骨添髓、滋阴降火、解暑消烦
立秋起居养生: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消除秋乏
立秋运动养生:轻松慢跑,预防感冒、秋燥和疲劳
立秋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2章处暑:处暑出伏,秋凉来袭
处暑饮食养生:少吃苦味食物,健脾开胃宜吃黄鱼
处暑药膳养生:防止便秘、平肝降压、清热生津
处暑起居养生:“秋冻”要适可而止
处暑运动养生:秋高气爽,运动宜早动晚静
处暑时节,常见病食疗防治
第3章白露:白露含秋,滴落乡愁
白露饮食养生:喝粥饮茶有讲究,慎食秋瓜防腹泻
白露药膳养生:利尿通乳、安神助眠,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
摘要
     广大农民群众为了搞好农业生产,在远古时期就很重视掌握农时。因为只有掌握农时,才能按照农时从事农事活动,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收成。掌握农时就是掌握节气气候的变化规律。最初人们从观察“物候”入手,就是根据观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节气、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从而掌握节气气候特征,人们以物候为依据从事农事活动。 较早的古历书《夏小正》,有物候的详细记载。《夏小正》全书虽然只有五百余字,却以全年十二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详细内容,说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特别是北斗七星的变化规律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不久以后,人们发现以物候来掌握节气气候还是显得粗放和不稳定,于是便求助于对天象的观测,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找出了星象和节气变化的规律,如《鹃冠子》中记载有关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描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紧接着人们又发现,以“天象”观测来掌握节气气候,仍然显得比较粗疏、缺乏准确性。后来,人们意识到日照时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劳动人民经过反复地实践探索,获得的经验是: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以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节气的准确日期。· 随着“两至”“两分”的确定,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这样“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详细记载了八个节气,而且还有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的内容,以及温度、降水变化所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等内容。 随着铁制工具的普遍利用和农田水利灌溉的大发展,农事活动日益精细与复杂,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这就使得在天时的掌握上,要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于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征,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十六个节气。这十六个节气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至此,历时三四千年,终于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西汉《淮南子》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内容。 从此以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探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前进。对于那些对农业生产有特别意义的时段,有了更细致的阐述,并且在具有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二十四节气的深刻含义,已经不仅仅是节气的名称所能表达的了。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