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朱元璋传
字数: 1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成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商品条码: 978755570862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28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1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真正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的,只有朱元璋一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经验,给了他无穷的财富——他目睹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知道社会的病根所在;他目睹贫苦农民挣扎在生死线上,了解百姓的内心诉求,这成了他日后谋事创业和治国平天下的资本。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资本的呢?本书将为你揭开他传奇的一生。
作者简介
郑虹,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初中语文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教导处主任。她长期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中小学段衔接、语文教学的文化渗透等都有专题研究;对于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管理都有长期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广州市教学成果三等奖,越秀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艰难时世
贫苦出身
游方和尚
官逼民反
第二章 乱世英雄
踏上征途
可造之才
收编力量
濠州事变
第三章 霸业的开始
争取人心
体恤民力
军纪严明
第四章 南征北战
十八策
吴王陈友谅
北伐中原
第五章 开国皇帝
称帝建国
偃武修文
首创内阁制
严酷的吏治
第六章 为子孙削刺
特务政治
廷杖制度
大杀功臣
人生苦短
名人年谱
摘要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朱元璋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吴良、吴祯兄弟戍守江阴时,率领不满五干士兵,一边训练,一边屯田,“以给军饷”。至正十九年(1359年)王恺戍守衢州时,也令守军屯种废田5.7万亩,以供兵食。这些都与营田使的奔走运作有关。尝到甜头之后,朱元璋更坚定了抓军队垦田工作的决心。
对于有些屯田时土地不够用的部队,朱元璋又征用地主的荒田,允许他们向地主索要荒地来耕种。他规定“民有田,力弗能艺者,听军士贷耕,而为输粮”,把地主的荒闲土地交给士兵屯种,由士兵向江南行省政权交纳赋税。
与此相应的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建立的民兵制度,朱元璋要求自己占领区中的各地政权,要加紧训练民间丁壮,“农时则耕,闲则练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他又将民兵制度进一步加以推广,使两淮江南诸郡的民间丁壮得以全部组织起来,“练则为兵,耕则为农”。
在解决了军队的补给问题之后,朱元璋又果断地废除了征粮于民的“寨粮”制度,这就更得到百姓的拥护。对于那些新归附的州、县、郡,他一般都下令免除当年赋税或者劳役。如果有灾年,也下令加以减免,体现了恤民、养民的仁怀。
这一治军之道真可谓是明智之举,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减少无谓的财政开支,实为一种好办法。
朱元璋还从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感受民生疾苦,体恤民力。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亲征婺州时路经徽州,曾召见当地儒士唐仲实、姚琏二人询问民事得失。唐仲实反映当地守将邓愈役民筑城,百姓颇有怨气。朱元璋立即下令让邓愈停工。唐仲实说话间又婉转地反映“民虽得其所归而未遂生息”的情况,意即百姓负担过重,朱元璋当即坦率地承认他说得对,并做出解释,说:“我积少而费多,取给于民,甚非得已,然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之劳苦,恒思所以休息之,未尝忘也”。表达了自己的愧意。
在工商业税制方面,朱元璋则要求“斟酌元制,去其弊政”,切实减轻工商户主的负担。为了改变“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纷纭吞噬,乱无宁日,,的不平等现象,他还实行了“给民户由”的政策,支持农民剥夺地主的土地和财产。编造“户籍”,又置“户帖”,记载百姓民户的籍贯、人口、年龄和所从事的行业,相当于现在人们所用的户口簿,这种户帖即为“户由”。“户由”上载明民户的产业和丁粮数目,作为纳税当差的凭证。后来又逐步完善,记载民户包括土地在内的全部产业,具有在法律上承认民户的财产,包括土地的作用。由此可见,“给民户由”即是从法律上对民户的一种应得的权益的大力支持,从而承认了民户的财产,包括农民所占的地主土地财物和官田的所有权。
为了奖励农桑,朱元璋下令,凡农民有田5亩到10亩以上的,种植面积要按比例递增。在收税上政府规定,每亩麻收8两,棉花征收4两,桑树4年后起征税,不种桑的必须交绢1匹,不种麻和棉的交麻或棉布1匹。在宋元时代,棉花只能在南方的局部地区种植,到了明朝,则普及到全国各地。
为了把更多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朱元璋积极推行“招抚流亡”政策,号召逃亡农户回乡垦荒,承认垦出的荒地归垦者所有,而且免征三年田赋;对于个别地区额外开垦的荒地规定永不收税。
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朱元璋还加强了对江南根据地的税收征管力度。对本辖区丰富的盐、茶等资源,他派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取证调查工作,不仅搞清了盐、茶等物资的具体数目,并且还对这些物资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规定了相应的税率。依据史书的记载可知,当时的官吏每年取得的俸禄都是从这些盐税中抽出来的,可见当时的收入相当可观。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明初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垦田面积达850多万顷,比洪武初年增加了接近4倍。黄淮流域大片荒芜了的土地,重新种上了庄稼,元末残破的农村又重新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开源要抓,节流也要抓。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可以说此时已经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了。在物质上,他已不缺什么了,但他深知那些钱财和粮食来之不易,因而在用度上特别注意节俭。
据说,“四菜一汤”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
一天,适逢马皇后的生日,朱元璋趁众大臣前来贺寿之机,有意摆出粗茶淡饭招待群臣。大臣列席后,只见从第一到第四道菜,分别是炒萝卜、炒韭菜、炒芹菜、炒青菜,最后上的是葱花豆腐汤。
P35-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