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发展路径分析

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发展路径分析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杨海涛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237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劳动关系状况,提出通过推动各种劳动者集体组织发展来协调劳动关系;第二部分是本书重点,深入讨论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三种典型样本,以便探求各种类型劳动者集体组织的个性和共性;第三部分尝试描述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发展的未来图景。本书内容为跨学科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因此,本书在主要采用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和分析逻辑基础上,力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工具和研究方法,以探求协调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和解决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发展难题的“实践智慧”。
作者简介
杨海涛经济学博士,现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998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获“投资经济专业”和“经济法专业”双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获“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师从有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2005年于西南财经大学获“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1年至今任教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进行访问学习。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担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著作有《西部民营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组织空间假说”的解读》《转型期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路径研究》《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民间公共组织发展——公共物品的第三种供给主体研究》等,在《改革》《社会科学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和现实
第一节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劳动关系演变历程
一、近代以来全球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
二、近代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
三、国家发展战略与现代中国劳动关系演变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
一、基于横截面视角的静态特征
二、基于纵向视角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关于“劳动关系”命题的拓展理解
一、拓展理解之一:劳动关系矛盾的不可避免性
二、拓展理解之二:由破坏性到建设性
三、拓展理解之三:劳动关系矛盾的演化特征




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实困境和协调方案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矛盾的直接原因
一、工资收入
二、劳动时间
三、劳动条件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一、劳动者
二、雇主力量
三、政府力量
第三节 协调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各种现有方案
一、政府视角:直接干预行动
二、劳动者视角:集体合同机制
三、企业视角:人力资源管理
四、劳动市场视角: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节 协调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思路探索:劳动者集体组织
一、关于劳动者集体组织的重要研究命题
二、三种重要类型的劳动者集体组织




第三章 行政型劳动者集体组织的重要样本:国有企业工会
第一节 国有企业工会的功能演变和组织变迁
一、第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初创时期(1949—1977 年)
二、第二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1978—2011 年)
三、第三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2012 年至今)
第二节 国有企业工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代表谁的权益:信任危机
二、代表什么权益:组织目标的模糊化
三、如何代表权益:组织手段的残缺化
第三节 国有企业工会发展路径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一、劳动关系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
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劳动者权利实现路径




第四章 地缘型劳动者集体组织的重要样本:农民工组织
第一节 农民工组织响应的社会需求
一、中国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进程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权利实现途径和组织需求
第二节 关于农民工组织的社会学解释
一、劳动者个体意愿与集体行动能力
二、农民工组织的生成机制和动员机制
第五章 行业型劳动者集体组织的重要样本:律师协会
第一节 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协会的历史演进
一、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律师制度
三、转型期中国律师管理体制改革和律师协会发展
第二节 关于律师协会的博弈分析之一:普通律师之间的博弈关系
一、普通律师是否愿意加入律师协会
二、普通律师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律师协会活动
三、延伸思考
第三节 关于律师协会的博弈分析之二:普通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关系
一、律师协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二、普通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关系
三、律师协会的维权条件
第六章 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发展路径的解释框架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生成机制
一、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生成机制之一:效率机制
二、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生成机制之二:合法性机制
三、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生成机制之三:社会网络机制
四、三种生成机制的比较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持续发展机制
一、组织服务对象:社会合理性与行政合法性
二、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三、集体组织行动能力:权力与能力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未来发展方向
一、党的十九大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劳动者集体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多元劳动者的自由联合
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