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和一个故事重逢
字数: 13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潘向黎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7070839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24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向开明大气、守正出新的中国儿童文学致敬的诚意之作,力求以高品质的文学作品为核心,以历史脉络为编排线索,涵盖从民进界别的历史先贤到当代代表性作家这一全面的作家群体。柯灵、李子玉、冉红、潘向黎、伍美珍、余雷、冯斌、喻虹……他们用一支支童心之笔,写下对童年的感悟,以优秀的作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这既是民进之荣,也是少年儿童之幸。希望可以通过这一书系的出版,向读者们展现民进界别的作家们包容大气、创新开明的创作风貌,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潘向黎的散文精选集。全书分为“关于童年”“生命的拼图”“和一个故事重逢”三部分,收录了包括《曾经以为不会忘记》《花事》《致命的江南》等在内的经典散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作者的童年回忆、求学经历、交游趣事、人生感悟、读书笔记等,或记事、或写人、或状物,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展现作家的生命历程。文风温婉雅致、清丽隽永、平和本真,启发青少年对自我、对人生、对亲情友情、对世间万物的思考。
目录
第一辑 关于童年
亲爱的岛亲爱的海
最爱西湖行不足
我的童年
妈,你要一直美下去
给我此生不曾
拥有的女儿的信
教师凭什么拥有一个节日
和我们的敬意
曾经以为不会忘记
天鹅绒上的珍珠
第二辑 生命的拼图
花事
面对湖水,静静生活
花山隐居一宿禅
进退思之
彩云之南
樱前线
真水无香
生命的拼图
清点那些温暖的片刻
美啊,请为我停留
因为纯粹,所以美
一生只做一件事
胜负云烟茶香千年
草木之名
第三辑 和一个故事重逢
陌生人的大衣口袋
和一个故事的重逢
凄迷的花海,神秘的泉水
彼岸的风
如果林中的雾有颜色
再见,白鹿原!
致命的江南
距离的美感
到底是苏东坡
当盛世繁华遇到青春年少
跟着父亲读古诗
摘要
亲爱的岛亲爱的海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到厦门了。只记得:到厦门,一定会到鼓浪屿。 近年的鼓浪屿,和记忆中的相比,似乎越来越热闹,失去了过往那种海上仙山般的静谧优美,让我有微微的失望。但是,去年,我住在岛上的海上花园酒店,游客退潮后的夜晚和清晨,整个岛又向我露出了熟悉的静美朦胧。如果鼓浪屿是一位美人儿,那么白天她的笑容过于热烈和直白了,接近于美洲女郎的那种风味;只有到了晚上,她才变成了蒙娜丽莎,温婉、恬静而深沉,连笑容都那么神秘。夜晚的鼓浪屿,整个岛迅速地变成一幅浓烈的电影画面,或者一个深邃的幻觉,甚至就是一个梦境:散步的时候,有时举起脚步会突然不敢踏下去,或者面对一枝挡道的三角梅犹豫着可不可以拨开,因为心里总觉得只要做一个动作就会醒来,会被无情地抛回城市的万丈红尘、十面埋伏、无穷辛苦、重重烦恼之中。 听到厦门、鼓浪屿这些词语,每一次都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愉快,好像和我有很深、很特殊的缘分似的。到了鼓浪屿,总有一种冲动,想要大喊一声:“是我,你还好吗?” 是了,我是福建人,而且是血统纯粹的闽南人(父母都是闽南人),但是我出生在泉州,并不是厦门;虽然,我从小就常来厦门,而且两三岁时就在鼓浪屿对面的姑姑家,凭窗对着海水咬字不清地说,“海止(水)啊来呀,阿黎要澎澎(‘澎澎’者,儿语‘洗澡’之意)”,成了全家许多年取笑的“典故”;虽然长大后知道福建人的骄傲——林巧稚先生是鼓浪屿的女儿,成为中文系的学生后,更知道林语堂先生、弘一法师都曾经和鼓浪屿有过不浅的缘分;但毕竟,我的家乡是泉州,我不曾像我所仰慕的林语堂先生那样在这里度过童年和青春岁月,更没有福分,和厦门的文化名片——诗人舒婷一样,神仙一般长久住在鼓浪屿上;甚至我的写作,也一直和厦门没有什么关系。实在很难解释为什么内心对厦门有这么真切而深深的感应。 于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暗暗承认自己对鼓浪屿所怀着的,是一种类似单恋的、没有来由的感情。有时候,还暗暗嘲笑过自己的自作多情。 但是,生命真是有她的逻辑,早晚会让人拜服于这种逻辑的神秘和天衣无缝。大概是十年前吧,父亲潘旭澜先生的一篇文章给了我提示。那篇文章的题目是《五十年之约》。说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父亲和他的两位既是同乡又是同学的好友——曾华鹏先生、吴长辉先生,三位复旦大学的大学生,在西湖边相约,等将来工作、结婚以后,要连同各自的妻子,六个人一起到鼓浪屿,找个好旅馆,好好住几天。这“承载着中国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真纯友谊的名义签字存在心底的合约”,毫无疑问,是年轻的他们的一个梦想。因为,能够在鼓浪屿舒舒服服地住上几天,又是成双作对,几乎已经是当时的他们能够想象出来的美好生活的很好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奢侈、对今天许多人来说几乎轻而易举的计划,几十年来,就是止于梦想,就是没能实现。为什么会这样,了解那段历史和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人们都不会惊讶。 幸运的是,他们的友情从未改变,这也许要部分归功于闽地古风对他们的浸润。饱经忧患而一向语速迟缓、落笔谨慎的父亲,白纸黑字地这样评价他们的友情:“无论什么季节,无论风雨晦明,无论山呼海啸,即使音书断绝,即使朝不保夕,即使独处危崖,我们都知道,有那么两个好友,心底开着雷达,搜索着自己的动向,关注着自己的命运。”(此刻读完这几句,泪水再次盈满我的眼眶。)终于,在那个约定的五十年后,他们在鼓浪屿住了一个星期,不过只是四个人,只有华鹏伯伯如约带了夫人赵春华阿姨,父亲和长辉伯伯都只是一个人前往,母亲和长辉伯母都没有参加,父亲的解释是:“都老了,早就没有什么闲情逸致了,而且各自家里有种种杂事缠住。”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