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精)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精)

  • 字数: 3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张淑林,崔育宝,裴旭,李金龙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46885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演进趋势及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在若干关键环节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应实施方案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并对评价方案设计、评价指标构建、评价结果运用等展开分析。适用于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者及相关管理工作者阅读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演进趋势及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在若干关键环节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应实施方案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并对评价方案设计、评价指标构建、评价结果运用等展开分析。在比较和借鉴15个全球性与区域性大学排名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出以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社会贡献为一级指标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实证分析,揭示出我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下呈现的若干特征;基于层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科布局与区域布局,构建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三阶段遴选方案,以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评价提供借鉴。 本书适用于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者及相关管理工作者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张淑林,女,1956年生,汉族,安徽蒙城人,二级教授。现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工程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文理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质量监测研究会副会长。裴旭,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教融合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兼职编辑,全国高校质量监测研究会常务理事。2014年获得学会建设突出贡献奖,2014年“基于科教结合的两段式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崔育宝,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评价等。曾出版多部优秀著作,在其专业领域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理论、实践与研究
第一节 基本理论
一、大学评价的概念探析
二、大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三、大学评价的一般步骤
四、大学评价的常用方法
五、大学评价与高等教育分类
第二节 评价实践
一、国外半官方组织实施的大学与学科评价实践
二、国外民间机构实施的大学与学科评价实践
三、我国教育部层面实施的大学与学科评价实践
四、我国民间机构实施的大学与学科评价实践
五、简要评析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世界一流大学内涵的相关研究
二、世界一流大学评价的相关研究
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相关研究
四、简要评析
第二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时代诉求
第一节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历史梳理
一、评价组织的多元性逐渐增强
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逐渐完善
三、评价效用的激励性逐渐深化
第二节 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若干关系探讨
一、动态调整实现与方案评价、综合评价间的关系
二、一流大学建设中建设标准与遴选标准间的关系
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
第三节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暂行)》启示
一、评价方案设计方面
二、评价指标构建方面
三、评价结果运用方面
第三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指标借鉴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借鉴
一、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维度分析
二、全球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借鉴
一、国外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二、国内区域性大学排名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一、评价维度方面
二、指标类型方面
三、数据获取方面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体系构建
第一节 评价方案与流程设计
一、既有评价方案的概述
二、既有评价方案的问题分析
三、对原评价方案的改进与优化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构建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获取说明
四、具体算例演示
第五章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实证分析
一、人才培育维度
二、社会贡献维度
三、科学研究维度
第二节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下的我国高校特征分析
一、得分分布:L型与金字塔结构
二、学科布局: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三、职能实现:紧密关联与“一高两低”
第三节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动态遴选初探
一、线性加权评价模型下的两种评价方式
二、基于层位评价模式的三阶段遴选评价初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指标体系尚不够完善
二、对方案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排名视角下的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现状、差距与路径
附录2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杰出学术人才培育评价
附录3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完善论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