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母性书写

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母性书写

  • 字数: 2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毛艳华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82070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西方母性理论,探讨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母性的书写模式、建构策略及其历史、社会文化内涵。本书重点研究托尼·莫里森、格洛丽亚·内勒、洛林·汉斯贝利、特瑞·麦克米兰、奥古斯特·威尔逊等知名作家的多部有名作品(包括《秀拉》《宠儿》《篱笆》《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妈妈》《阳光下的葡萄干》《斯苔拉如何回到很好状态》《妈妈·戴》《慈悲》),通过分析文本与理论之间的对话关系,审视当代非裔美国作家在定义母性、反思母性以及重塑母性等方面的处理模式与独特态度,以此论证作家们在书写母性的过程中所彰显出的反思意识、超越精神与人文关怀。
目录
导论西方母性研究与当代非裔美国文学
第一节非裔美国文学中母性书写的研究缘起
第二节西方母性研究综述
第三节本书的结构与研究思路
上篇制度化母性的压制性、悖论性与解构策略
第一章《秀拉》中“弑母”文化对制度化母性的揭示与挑战
第一节“弑母”文化的父权本质
第二节母性乌托邦的反父权表征
第三节女性内部“弑母”的潜在危机
第二章《宠儿》中杀婴行为对制度化母性的双重解读
第一节杀婴行为中的母性选择
第二节杀婴行为与制度化母性的概念延展
第三节杀婴行为与制度化母性的悖论特质
第三章消解制度化母性的内外合力:《篱笆》
第一节“篱笆”悖论:制度化母性的牢笼
第二节形同虚设的“篱笆”:反思制度化母性
第三节重筑“篱笆”:母性赋权的内外合力
小结
中篇母亲主体的湮没、彰显与重构
第四章《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的母性束缚与主体迷失
第一节母性经历中的主体迷失
第二节母亲欲望的否定与放弃
第三节母性关怀与母亲主体意识觉醒
第五章《妈妈》中的母亲欲望与主体彰显
第一节成为身体主体的母亲
第二节成为情感主体的母亲
第三节主体欲望与母职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母亲主体的生成与重构:《阳光下的葡萄干》
第一节“女家长”命名下的母亲主体缺失
第二节命名消解中的母亲主体生成
第三节操演与生成之辨
小结
下篇母道经验的赋权能动性
第七章《斯苔拉如何回到很好状态》中女性主义母道的赋权表征
第一节女性主义母道中的自我实现
第二节母子互动中的性别观念重塑
第三节以母道取代母性的辐射性影响
第八章《妈妈·戴》中的圣母文化与种族赋权性
第一节黑人圣母形象的再现
第二节黑人圣母与社区文化营造
第三节圣母文化的种族政治潜能
第九章流动的赋权性母道:《慈悲》
第一节反母性行为中的母道赋权
第二节非传统母道经验的赋权意义
第三节母道的传承性影响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