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月涌大江流

月涌大江流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赵海虹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01049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赵海虹的科幻小说大多以近未来为背景,描绘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情感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思考。笔法细腻,想象独到,故事跌宕,情感动人。本书收录了《月涌大江流》《1923年科幻故事》《康定的河——2004笔会纪事》《痴情司》《不枯竭的泉》《镜星之惑》《云使》《记忆之香》《南岛的星空》《梦湖梦》共10篇精彩的科幻作品。《月涌大江流》讲述了一个跨越过去和未来的关于中国水电的历史以及中国水电工作人员的生活情感和家国情怀的故事。《1923年科幻故事》女革命家泡泡面对水梦机说道:“我也想做一个女人,但如果必须选择,我选择革命。”《梦湖梦》星际驿站的卖艺女孩,寻找失落家园女儿的父亲。一个在太空背景下演绎人生悲欢离合的故事……
作者简介
赵海虹,1977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英美文学硕士、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师。2014年秋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巴黎国际艺术城交流”项目游走欧洲14国并参与美院师生作品策展。从大学时代开始发表科幻小说,同时涉猎文学翻译,著作甚丰;历获6届科幻银河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等文学奖项,作品曾被译为英文、藏文出版;英文小说Exuviation2010年在美国LCRW杂志发表,2014年被美国电子期刊Lightspeed全文转载。主讲的视频课程《诗画中国——中国山水画史英文专题讲座》入选教育部2014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在“爱课程”“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线。
目录
月涌大江流
1923年科幻故事
康定的河——2004笔会纪事
痴情司
不枯竭的泉
镜星之惑
云使
记忆之香
南岛的星空
梦湖梦
摘要
     月涌大江流 1 1943年8月 重庆 炸弹落下来的时候,赵琮刚刚走上码头。 当刺耳的防空警报陡然在城市上空鸣响,沙坪坝沿江的台阶坎坎上,刚刚下船或等待登船的乘客,上岸采购的船工,还有挑着扁担、扛着大包行李的挑夫,都像潮水一般向江岸上涌去。 即将降临的危险让空气变得浓稠起来,充满独特码头气息的江风,充满各种细腻而丰富的味道,蕴含着两岸的植物、江中水生动物的气息,和着淡淡的轮船机油味与码头上杂物垃圾的腐味。这对他来说曾经是那样亲切的味道——家的味道,此时他却仿佛从中闻出了飞机的机油气味与炸弹的味。 他知道那只是幻觉,因为过分紧张勾起的记忆中的联觉。在他勘测川中公路和黔桂铁路的几年间,曾遭遇过多次这样的空袭。同事和老乡都曾在他眼前被炸死、炸伤。当时的惊恐与愤怒,让他在庆幸之余,又不禁为自己的平安无事而暗暗内疚,甚至,还有一种淡淡的羞耻感。 也许正因为这样,此刻,当黑云般压过的机群一路飞过码头与城市的腹地,投下乌沉沉的黑鱼似的炸弹时,他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躲避,而是像望着宿敌一般,瞪大了眼睛,望着它们纷纷坠下,钝声炸开。然后他眼前的世界遽然倾倒,他被炸弹的气流掀翻在地。 他从烟尘里坐起来,又一次死里逃生。他捡起蒙上了一层灰粒的黑框眼镜,用颤抖的手指翻起衣角擦拭镜片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和静与两个孩子就在这个被轰炸的城市里。 他猛然抬头,望向身后的城市,从那里腾起的烟尘判断轰炸的方位。“没有,一定没有……”他口中喃喃,伸手摸索了几下,抓住了自己常用的公文包,一把抱在胸前。这是他要送去交通局的宝贵资料。 他靠在高几级的台阶上,一手抓着包,一手在缝隙中爬满青苔的石坎上着力,手脚并用地支起身。在他脚下几十米处,嘉陵江原本波光粼粼的江面仍在轰炸的余波下震荡。落入江中的炸弹,爆炸后已沉入这干百年来沉淀过无数悠长历史的江底。他勉强站直身的一刹那,面对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汀水,忽然恍惚了一下。此时因为忧心家人,他已恨不得插翅飞到渝中的山坡上,到那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大杂院里,去确认妻儿的安全。灵感却选在此刻初次降临,在他脑海中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记。 看到妻儿的那一瞬间,他长长松了一口气。和静背对着他,正在厨房的灶台上忙碌。6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她还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学生妹呢。然后战乱更迭,女儿娟子出生后,她带着孩子一路逃难,从安徽到贵州,又从贵州辗转到重庆,连儿子尼尼都是在逃难途中出生的。孩子的保姆因为丈夫生病回乡,几个月光景,她的家务已经操持得有模有样。 三岁的女儿娟子正跟在母亲身后,嚷着要吃的。他看见了娟子,孩子迟疑地推了推母亲:“阿妈……” 女儿没有认出他来。 这也不奇怪,上次离开家时,娟子还不到三岁,一晃一年多了,已经不记得他了。妻子依然没有回头,手中忙个不停,动作利索地把洗净的红苕削皮切片,口中说:“再等等,就好啦。” 里屋却响起了孩子的哭声。和静连忙放下手里削了一半的红苕,在围裙上擦了一把手上的水渍,口中说:“尼尼,妈妈来了……”她转身正要冲进屋,却看到正站在走道上的丈夫,愣了几秒钟,几乎和他同时叫出声来。 “和静!” “孩子爸!” 妻子的脸瘦削多了。“你回来啦!”她露出带着一分懵懂的笑容,像是劫后余生,云开雾散。她对女儿说:“娟子,认得吗?这是爸爸!” 娟子瞪着大眼睛,漆黑的眼珠滴溜溜直转,好像真的想起他来了。女儿闷声扑过来抱住了他的小腿,他忍不住摸摸她的头,忽然想起自己一身一手的灰土,又连忙把手缩了回来。 屋里孩子的哭声尖利起来。和静忙进屋去,哭声顿时停歇。 他带着娟子跟进屋,正在奶孩子的妻子一边把孩子搂在胸前,一边呜呜地哄着他,时不时抬头带点羞涩地望丈夫一眼,眼神里几乎要开出花来。 “你们没事就好。”他想笑,却发现嘴角一直在颤抖。 “这次你能待多久?”她问。 “我这次回重庆是给交通运输部送材料,谁知刚到沙坪坝就遇上了轰炸,幸好没事。我不放心你们,先过来看一下,马上就走。” 妻子脸上的光彩一下子黯淡了。 “啊,不,我的意思是,今天先去交通运输部,等他们给我安排了新任务再离开,肯定可以在家里待几天的。”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