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走出黑眼湾(有声版)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马慧娟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22707241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走出黑眼湾(有声版)》通过40年来黑眼湾住户历经三次搬迁后全部离开黑眼湾,在党和政府的帮扶及搬迁户的自力更生中实现真正意义上脱贫的有声故事,充分展现我国生态移民和脱贫致富的成果。本书的原文和有声故事真实生动,题材以小见大,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生动反映现实生活,导向正确,格调健康,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马慧娟,回族,“80后”,宁夏作协会员。2014年开始文学创作,以书写乡土、西海固移民风貌为主,先后在《民族文学》《朔方》《黄河文学》《天津文学》《回族文学》《散文选刊》《山东文学》《当代人》等期刊发表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报告文学《盐池故事》(合著)。鲁迅文学院第37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第三届朔方文学新人奖获得者。
目录
黑眼湾旧事
苍茫芦草洼
勤快的人到哪都占优势
“老长工”的新生活
别人能行,我为啥不行
弱书生的奔突
泾花园里的笑声
寻梦红寺堡
高万华的房子
高海的六十五年
他乡是故乡
冯小兰和她的大学生儿子
从黄土地到人民大会堂的路
搬迁得迟了
安居狼皮子粱
马文强的三次搬迁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过好日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
漫步新时代
摘要
2019年夏天,站在大咀山的山粱上看,黑眼湾的天空现在属于一只鹰。上湾剩下的那座房子孤单地伫立在杂草丛中,草比房高。被挖去门窗的房子失去了起码的精气神,显得破败、荒凉。房子的四个拐角是用红砖砌起来的,这曾经是黑眼湾最气派的一座房子,之所以气派就是因为这几个用红砖砌起来的支撑柱。红砖经过十几年风吹日晒雨淋,在土坯的映衬下依然显眼。 此刻放眼看去,护林儿粱、鼻梁洼、水泉沟、崖背山、野猪林、南湾、韭菜粱、豹子台、阳山洼、石崖沟……这些地方还是老样子,即使已经过去十九年,但看着这些熟悉的地方,对应的名字还是脱口而出。 下湾的庄子已经没有任何房子,据说村庄被两台推土机没用上四个小时就夷为平地了。村庄的旧址上长满了比人还高的黄蒿。一眼望去,一片金黄,以前是谁家的地界,现在基本上看不出来了。时不时会从黄蒿丛里蹿出一群野鸡,拖着长长的呜叫声冲天而起,再借着滑翔的力道迅速地扎进对面南湾的灌木丛里,仿佛从来不曾出现。以前的打麦场上,剩下的两根电线杆搀扶着锈迹斑斑的变压器,证明着黑眼湾曾经的文明。崖背山上,有两处李子树长得特别繁茂的地方,那是咸家先人的坟地。而关于黑眼湾的故事,要从成家说起。 在战乱横行的年代,能有一个远离城镇的地方避世,能种田养牛吃饱肚子,能儿孙绕膝安享宁静,应该是当时每个农人都梦寐以求的。据说,最初发现黑眼湾的就是咸家老太爷。当时的他经历了家园失落,劫后余生的动荡后,从甘肃一路逃难到了隆德玉皇岔,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之后实在没办法过活,又翻越米缸山继续向南,看是否能在泾源的群山之中找一个立足之地。直到站在大咀山的山粱上,朝下一看,山脚这个地方不错,两山之间一处狭长的平地可以住人,北面的山可以开荒种地。更重要的是,一条小溪穿过平地,为居住者提供了水源。而周围的山上是密不透风的森林,各种树木争相生长,接近可以靠山吃山。咸家老太爷预感到,他一直要找的,可能就是这个地方。选定了安家的位置,咸家老太爷带着老婆孩子就地取材,搭了间棚屋安置了下来。那会儿的黑眼湾接近是动物的世界,野猪、豹子、狼、野鸡、野兔就在离人不远的地方出没。咸家老太爷顾不上别的,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开荒种地,让一家人先吃饱肚子。对面有一片六七亩大的平地,崖背山上也有几片差不多大的平地,咸家老太爷带着一家老小砍了上面的树,刨掉树根,拾掇拾掇,当年就种上了荞麦、莜麦、胡麻、洋芋(马铃薯)。没了森林的遮掩,动物也就退入更远的林子里,只在晚上蹿出来蹲在沟沟峁峁上嘶嚎着,表示一下家园被侵占的不满。 在等这些庄稼成熟的过程中,野猪是最不安分的,总在某个夜晚蹿出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再给咸家老太爷制造点不小的损失才罢休。最传奇的故事就是,当年种了两亩豌豆,咸家老太爷为了不让野猪刨豌豆苗,晚上裹了一片破毡直接睡到了地里,心想野猪好歹会顾忌一下他。前半夜确实没事,后半夜咸家老太爷太困了。他想野猪可能不会来了,就睡着了。等到天亮,成家老太爷一睁眼睛,吓了一跳,除了自己躺的地方周围留了几株豌豆苗外,其他的地方就像被木犁犁了一遍,什么都没了。咸家老太爷起来蹲在地头,先是气得不行,后来想想又忍不住笑了,豌豆苗没了,可他在啊。幸亏野猪嘴下留情,自己没事。只要人没事,这黑眼湾周围山上生长的野菜,到处跑的野鸡、野兔接近可以暂缓生活的困窘,只要人勤快,就不怕饿肚子。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