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心目中的教育大师李国豪

我心目中的教育大师李国豪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章仁彪,江鸿波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835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闻名世界的“桥梁大师”和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李国豪在科学与技术上的卓著功勋早已彪炳史册,但对其作为融贯东西大学理念、且有历时近70年(国内几无人出其右)的大学教学与治校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教育大师”的研究却远为逊色。本书作者依据亲身经历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挖掘与发微,既是为研究李国豪教育思想提供一个“路线图”,也是力图为现代大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样本,更是旨在为如何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高等教育战略提供一个案例。本书适合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及对教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序(吴启迪)
前言
上篇“同济魂”:我心目中的教育大师李国豪章仁彪
引言:何以为“教育大师李国豪”素描——有感于大院士撰写的“小人书”
一、童年时即闻“李国豪”之鼎鼎大名——我心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楷模
二、与李校长主政的同济真有缘——恢复德语传统解决了我们的两地分居
三、音乐、诗歌与德国文化的魅力——“恢复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吸引我从复旦来同济
四、“《资本论》的哲学深度是很少有的”——恢复同济文科欲从哲学始
五、拨“伤筋动骨”之乱,返大学理念之正——从两个“恢复”到“两个转变”
六、缜密的计划与执着的努力——重读1978年版“恢复综合性”之文献
七、从“续筋接骨”到“壮筋强骨”——期颐高教强国的‘‘教育功臣,,之大智大勇
八、“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中心”——坚持恢复与建设“综合性大学”之梦
九、“既是大学也是研究院——践履笃行洪堡现代大学理念的办学思想
十、“很工程”的力学专家也“很洪堡”——重实践的工程教育同样要以育人为本
十一、“遇难勿苟免…‘富贵如浮云”——桥梁大师的生活哲学与辩证思维
十二、“为人要正派,做事要诚信——“大师”之“大”首在人格魅力至高至伟
十三、“养浩然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终身追求“德智体美都齐全’’的典范
十四、“美丽的心灵”:魂兮归来——大师之魄何处觅?大学之魂何时归
十五、为了不被忘却的高教改革的勇敢探索者和我的载同济情
结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下篇杰出的社会主义教育家~永远的李校长与同济大学江鸿波
题记
一、转折之际执掌同济
二、“两个转变”促同济新生
三、对德交流国际化办学
四、建设多科性大学
五、培养高水平师资
六、大学要为党和社会主义服务
七、构建KAP人才培养模式
八、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附录
附录1关于将我校恢复为综合性大学并与西德建立联系的报告(1978年12月4日)
附录2李国豪、叶景恩、赵其昌访问西德汇报(1979年5月)
附录3校长要有自己的理想——访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王一鸣)
附录4一代宗师铸同济——缅怀李国豪先生(翁智远)
附录5心中永远的丰碑——在恩师李国豪教授培养下成长(项海帆)
附录6战火纷飞中的留德生活(李国豪)
附录7桥上桥下(李国豪)
附录8主编手记:缅怀名誉校长弘扬同济之魂(章仁彪)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