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怀旧的未来/人文与社会译丛

怀旧的未来/人文与社会译丛

  • 字数: 3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美国)斯维特兰娜·博伊姆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143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博伊姆的《怀旧的未来》,在课题和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开拓的、先锋的意义。书中讨论了欧美社会文化中各种怀旧的表现,从恐龙到互联网,从建筑到文本,从苏联东欧到西方,从公交车到摇滚乐,多维度反映了现代人的复杂体验。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怀旧的滋味也随之不断丰富与变化,作为出生于苏联的美国犹太移民,比较文化的学者,作者对怀旧这一全球现象的敏锐思考,对万花筒般生活现实的感知与抽象能力,包括对苏联东欧社会变化的细微体会,让此书读来回味无穷。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角度考察了怀旧这种社会现象。第一部从波德莱尔的意象、本雅明的“历史的天使”讲到好莱坞的恐龙和虚拟空间,追述怀旧从十七世纪的“疑病”演变为不可医治的现代症状的历史。第二部着眼于城市和后共产主义的记忆,描写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柏林的变迁以及东西欧的关系。第三部写流亡者想象中的家园,包括移民美国的俄国作家纳博科夫、诗人布罗茨基、艺术家卡巴科夫等。各种形式的怀旧反映出多元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碰撞。作者提出主要有两类怀旧:修复型的怀旧试图超历史地重建失去的家园;反思型怀旧则关注人类怀想和归属的模糊涵义,不避讳现代性的种种矛盾。
作者简介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1959—2015),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8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斯拉夫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也是传媒艺术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引号中的死亡》(1991)、《俄国日常生活神话学》(1994)、《怀旧的未来》(2001)、《尼诺奇卡》(小说,2003)、《外现代》(2017)等。
目录
致谢
导言:忌讳怀旧吗?
第一部 心灵的疑病:怀旧、历史与记忆
第一章 从治愈的士兵到无法医治的浪漫派:怀旧与进步
第二章 历史的天使:怀旧与现代性
第三章 恐龙:怀旧与通俗文化
第四章 修复型怀旧:密谋与返回本源
第五章 反思型怀旧:虚拟现实与集体记忆
第六章 怀旧与后共产主义记忆
第二部 城市与重新发明的传统
第七章 大城市的考古学
第八章 莫斯科,俄国的罗马
第九章 圣彼得堡,世界性的外省
第十章 柏林,虚拟的首都
第十一章 欧洲的爱欲
第三部 流亡者与想象中的故乡
第十二章 大流散的亲密关系
第十三章 纳博科夫的虚假护照
第十四章 布罗茨基的一间半房屋
第十五章 卡巴科夫的卫生问
第十六章 移民的纪念品
第十七章 审美个人主义与怀旧伦理学
结论:怀旧与全球文化:从外层空间到网络空间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