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体育建筑150年 1840-1990

中国体育建筑150年 1840-1990

  • 字数: 6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钱锋,喻汝青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978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从1840年到1990年间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150年发展史。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一种典型类型,这150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本书厘清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的线索,把西方近代体育建筑体系的输入作为切入点,把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更新演变作为线索,同时兼顾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研究。本书关注发展史,并详细列举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项目。还总结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从文化、社会、学术研究、政治影响和科技发展等因素解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动因。
目录

第1章引言
第2章萌芽孕育时期(1840年前)
2.1中国古代体育的历史追溯
2.2中国古代体育建筑的类型及特征
2.3中国古代体育场地的布局及工艺
2.4传统哲学潜移默化的风格形式
2.5中国古代体育建筑受到的制约和迟滞的根源
第3章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1840-1911)
3.1体育建筑空间布局特征:从租界到华界
3.2为学校和租界侨民服务的体育建筑类型及特征
3.3跑马场的功能空间和使用模式的类型特征
第4章体育建筑的吸收移植(1912-1949)
4.1体育建筑空间布局特征:从学校到大众
4.2近代体育竞技和学校教学的体育建筑类型及特征
4.3结构的类型特征:西方技术文化冲击下的结构体系的剧变
4.4功能空间和使用模式的特征:场地形制的萌芽
4.5“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
第5章体育建筑的开基创业绘新图(1949-1978)
5.1体育建筑空间布局特征: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
5.2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体育设施的体育建筑类型及特征
5.3结构的类型特征:从反对结构主义到技术革新
5.4功能空间和使用模式的特征:竞赛空间的成熟和场地的扩大
5.5“苏维埃风格”和“民族形式”的建筑思潮
第6章体育建筑的融合转型(1978-1990)
6.1体育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从集中式到分散式
6.2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体育设施的体育建筑类型及特征
6.3结构的类型特征:结构理性主义到结构表现主义
6.4功能空间和使用模式的特征:场地利用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6.5“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功能和结构形式主导下的风格形式
第7章体育建筑的关键转折(1990年)
7.1亚运会建筑的空间布局
7.2亚运会体育建筑的类型及特征
7.3亚运会体育建筑结构的类型特征
7.4多元化建筑思潮的开端:百花齐放的建筑形式
第8章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解析
8.1文化动因: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吸收
8.2社会动因:体育先决的业界波澜
8.3社会动因:设计理想和设计需求的发展与提升
8.4主体动因:学术研究的务实发展
8.5政治动因:体育建筑政策的完善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