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看见目标

看见目标

  • 字数: 19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埃米莉·芭丝苔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93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科学性 与众多关于目标的作品不同,《看见目标》不仅对目标实现有决定性因素的视觉策略进 行的科学研究,作者还将枯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本书带你了解眼睛 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归纳性 带你领略成功人士都在用的目标方法论。 在阅读的过程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始人查理·芒格、美国玻璃雕塑界变革性人物戴尔·奇胡利、游泳天才迈克尔·菲尔普斯、彭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博格等为我们所熟知的成功人士达成目标的关键方法将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实操性 作者以自己从零开始学习打架子鼓并成功呈现精彩演出的经历贯穿始终。 一步步告诉你,如何从零开始实现梦想! 指导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恺富资本CEO周轶洋联袂推荐。 从心理学和成功人士的角度带你看懂这本书。"
内容简介
如果你有想要完成的目标,相信我,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帮助。在设定目标并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以错误的方式看待我们的计划、进步和能力。总是放眼全局而没有走好脚下的路或过于留意细枝末节都是不对的,正如获奖社会心理学家艾米丽·芭丝苔在书中所言,我们看见目标、看待目标的方式非常重要。与众多关于目标的作品不同,《看见目标》不仅对目标实现有决定性因素的视觉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芭丝苔还以自己从零开始学习打架子鼓并成功呈现精彩演出的经历贯穿始终。芭丝苔将枯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会让你忘记自己正在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始人查理·芒格、美国玻璃雕塑界变革性人物戴尔·奇胡利、游泳天才迈克尔·菲尔普斯、彭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博格等为我们所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目标方法论也将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由此,芭丝苔提炼出了4种强大的视觉策略:聚焦:帮助你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时间、精力。开阔视野:减少外界的诱惑,并帮助你及时调整路线。目标具象化:让你拥有更好的计划,并调整你对目标的衡量标准。视觉框架:提高你读懂他人情绪的能力,达成更好的交易。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视具体情况选用这4种视觉策略,你的目标将更容易实现,你的事业将更加精进,你的人生将更加精彩。
目录
序言
01 寻找全新的前进道路
确立我的目标
寻找策略
02 寻找适合的目标进行挑战
专注于我们的目标
聚焦
精英运动员如何聚焦
目之所及即问题所在
试着将锻炼简单化
亲眼见到我们的存款继承者
让未来更加光明
紧盯目标
03 制订一个完整的计划
标记目的地
设立目标时避免含糊不清
将具体的行动计划具象化
预测失败
撤掉轮挡,准备起飞
04 成为你自己的会计师
数据统计的自动化
05 目之所见,心之所想
视觉框架的力量
生理盲点
视觉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视觉框架之内
06 正确解读他人情绪
远离自负
学习正确解读他人情绪
定格镜头
接受失败,换个角度看失败
使用正确的工具
07 放弃禁果,感知模式
开阔视野
目光狭隘的行为
翻转胶片
选择正确的工具
扩大注意力范围和寻找模式
扩大注意力范围与时间管理
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扩大注意力范围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和决策质量
回忆过去有助有优化未来规划的神经科学原理
08 开扩视野,适时放弃
学会放弃 获得成长
扩大注意力范围 适时放弃
09 少即是多,着眼未来
超过临界点
“多任务并行”的视觉幻象
深陷视觉幻象
开扩视野,战胜现时偏好
两面性困境
如何解放大脑空间
10 登台亮相
利用四大感知工具,提升心理健康程度
致谢
注释
摘要
     01 寻找全新的前进道路 一个夏天,我的调研团队调查了来自15个国家的1400多名成年男女,调研问题包括:在五大感官中,你最不愿失去哪个?失去哪个感官会让你难以生存?尽管被调查者的国籍、年龄、性别不尽相同,但有七成人表示,失去视觉最为糟糕,大多数人认为失去视觉会让他们无法存活。但实际上,他们可以。 我们先退一步讲讲视觉科学的基本原理,确保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水平一致。在眼睛和大脑的相互作用下,人类才有了视觉。我们通过眼睛看到太阳光线的强弱或天空的颜色,但是,只有当大脑将这些感受转化为有意义的东西时,我们才会产生视觉。比如,亚麻籽油、矿物盐、鬃毛画笔、亚麻布、木材本身都是独立的物品,在莫奈将它们以正确的比例和特定的方式混合使用后,我们才有幸欣赏到他所描绘的他在法国吉维尼小镇家门外的睡莲。 阿尔瓦罗·帕斯夸尔一莱昂内是一位神经病学家,就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他曾研究人们失去视觉后的大脑活动,并因此而闻名。他发现,当眼睛的运作方式发生变化时,位于头部后方的视皮质,即专门负责解读眼睛向大脑传递的信号的大脑部位会迅速重组。他请视觉正常的人体验5天失明生活。’志愿者需戴眼罩,这种眼罩与国际航班分发的旅行套装中的眼罩接近不同,它是高科技产品,内衬为相纸,可根据光照量自动调节。因此,研究人员可以确保只要志愿者戴上眼罩,便无法看到日光(或灯光)。 帕斯夸尔一莱昂内和同事们利用这5天的时间教授志愿者一些基本的盲文。志愿者们通过学习了解到,盲文字母是由一张2×3网格纸上四处分布的凸点表示的。字母A由2×3网格纸左上角的一个凸点表示;字母B与字母A相似,但在中间一行的左侧多一个凸点。志愿者学着用食指去感受各个字母的盲文表达形式。5天结束后,他们虽然无法通过盲文畅读莎士比亚文集,但已经可以识别出基本的字母。 此外,研究人员每天都会请志愿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器会将志愿者识别盲文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第1天,志愿者在触摸盲文时,大脑中的躯体感觉皮质,即大脑中负责触觉与感觉的部分最为活跃,视皮质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第5天时,情况却接近相反:志愿者在触摸盲文时,躯体感觉皮质活跃度降低,视皮质活跃度提升。换言之,虽然是手指在工作,但大脑中做出反应的却是一直以来负责视觉的部分。不到一周的时间,志愿者的视皮质便已接近适应了这种变化,其反应与真正熟读盲文的盲人的大脑活动相差无几。对于盲人来说,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反映的便是手指“看到”的东西。 帕斯夸尔-莱昂内请志愿者戴上眼罩,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感知事物的方式。志愿者的大脑仍然想要看到东西,却无法通过眼睛实现。帕斯夸尔一莱昂内改变了大脑看事物的媒介,但大脑是一位“艺术家”。在没有画笔或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艺术家往往会寻找新的作画工具。例如,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借助罐子将颜料滴在画布上,格哈德·里希特则用刮板在帆布上作画。虽然帕斯夸尔一莱昂内遮住了志愿者的双眼,但志愿者们找到了新的方式看事物。 帕斯夸尔一莱昂内通过志愿者的体验发现,视觉的适应能力极强,这便是所谓的神经可塑性。同时,这也是视皮质在脑科学界名声大噪的原因所在。人类的视觉值得赞美,不仅仅是由于其极强的适应能力。首先,视觉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我们身处一片漆黑、没有任何雾霭的地方时,我们仅凭肉眼便可看到48千米以外的烛光;抬头仰望夜空时,我们轻轻松松便可看到400千米以外的国际空间站;如果知道方位,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土星。 其次,视觉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之快。它传递数据的速度约为每秒8.75兆位,是美国平均网速的3倍左右。视觉辨识眼前事物的速度快于听觉。尽管糖和盐的味道截然不同,但是大脑通过味觉辨识两者之间差别的速度是通过视觉辨识自己是否喜欢一个人的速度的1/2。科学家发现,人类仅需1/76秒便可辨识自己眼前的事物,不管是朋友的脸庞、梦寐以求的汽车,还是婚礼上的玫瑰。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