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性动物: 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

文化性动物: 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吗?文化是如何影响着人类的心智与生活的?
  • 字数: 39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 罗伊·F. 鲍迈斯特著 著 张建新 译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114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5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鲍迈斯特撰写此书的初心,不是描述某个“宠物理论”,也不是阐述某种哲学立场,而是通过从数千个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中得出的诸多事实片段和发现向读者宣告,本书呈现出了一个关于人类的连贯而清晰的画卷。《文化性动物》一书的内容可能会引发争议,写作风格也十分诙谐,但它对人性的描绘很客观,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约翰·巴奇, 心理学教授,耶鲁大学在这本新鲜出炉、令人激动的著作里,鲍迈斯特宣称,文化在人类演化历程早期所起的关键作用,就在于引导了自然选择的方向,从而将人类塑造成为现代文化性动物。书中对人类心理功能的广泛概述为复杂的人类行为提供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真知灼见。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书,必将吸引众多读者。兹向有意了解人性之文化起源的读者强烈推荐此书!陶德·F.希瑟顿, 心理学和脑科学首席国际教授,达特茅斯学院本书对进化与文化进行了独到、广泛而深刻的阐述,其所蕴含的主题“自然为文化塑造了我们”建立在社会心理学及其他心理学领域(包括动物科学)与语言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来自历史、政治、哲学、新闻和文学作品中的例证也使这一主题变得更加生动。作者是一位杰出思想家和大师级作家,本书则是他创意十足、意义深远的综合思想集合。康斯坦丁·赛迪塞德斯, 心理学教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这是一本奇书——涉及面广,学术性强,雄心勃勃,而且文采斐然。在最近面世的著作中,我想不出有哪一本能同它相媲美。该书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人性”的全景图,并借鉴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广泛资源:心理学、进化论、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都蕴含其中。若是依我的想法,我要让所有社会与行为科学领域的学者以及多数普通民众,都来读一读这本书。本书提供了一个重要而宏大的视角,将有关人类动机、思想、情感、行为和互动的大量信息整合为一体。这是一本杰作。马克·R.利里,心理学教授、主席,威克森林大学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 试图阐述人的本质, 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是什么。作者认为文化影响了人类的进化, 每个个体天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自然选择在两个阶段塑造了人类的心理, 第一个阶段是为了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分子, 第二个阶段是为了文化中的一个分子。文化是超越社会的一步。社会化需要有互动和关系, 而文化性就是要属于一个拥有相似思想的群体, 共同维护、传播和积累这个群体内的信息。自然选择在两个阶段塑造了人类的心理, 第一个阶段是为了成为社会中的一个分子, 第二个阶段是为了文化中的一个分子。文化是超越社会的一步。社会化需要有互动和关系, 而文化性就是要属于一个拥有相似思想的群体, 共同维护、传播和积累这个群体内的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提出者,他发表了超过500篇论文,著有30多本书。197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在凯斯西储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等大学与科研机构工作。鲍迈斯特的研究涉及多个主题,包括自我调节、人际交往和归属感、性与性别、攻击性、自尊、意义和自我表现等。主译: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现任会长,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
目录
目录前言1文化性动物2 人类心智如何运作3 人需要什么4人如何思考5人的情绪如何及为何发生6 人如何行动和反应7 人如何互动尾声注释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