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问题研究丛书

中国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问题研究丛书

  • 字数: 1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小川//常璇//陈力铭//苏彦玲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469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3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2020年我国反贫困战略重大转变的时代背景,以农民工群体为研究视角,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农民工群体相对贫困问题。 本书的选题和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对于治理农村、农民工和城市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的构建和相关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乡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课题深入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视角研究农民工群体中存在的相对贫困现象。笔者按照“现状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确定本研究的写作脉络。首先,本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所触及的相关理论。其次,本研究通过研究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状,总结出农民工在物质、能力和权利方面所存在的贫困问题。最后,本研究分析了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原因,并针对农民工所面临的贫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简介
王小川,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三农”问题,公开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普通期刊论文2篇。常璇,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力铭,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讲师。苏彦玲,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工人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关于农民工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农民工
二、相对贫困
第二节 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业化进程中的无产阶级贫困理论
二、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多维贫困理论
第三章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实背景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二、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持续推进
第二节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现实状况
一、农民工物质贫困
二、农民工能力贫困
三、农民工权利贫困
四、农民工精神贫困
第四章 农民工相对贫困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农民工物质贫困的原因
一、农民工收入贫困的主要原因
二、农民工消费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农民工能力贫困的原因
一、缺乏自由时间来提升个人能力
二、教育培训的缺失,加剧劳动能力不足
三、社会资本的不足能力提升
第三节 农民工权利贫困的原因
一、户籍和就业制度问题造成的权利贫困
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造成的权利贫困
三、住房保障问题造成的权利贫困
第四节 农民工精神贫困的原因
一、农民工精神文化活动设施的匮乏
二、农民工精神文化活动组织的缺失
三、农民工精神文化内在动力的不足
第五章 农民工相对贫困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城市贫困及其治理
一、发达国家的城市贫困及其治理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困及其治理
第二节 国外城市贫困治理的经验启示
一、我国与国外城市贫困治理的异同比较
二、国外城市贫困治理的现实启示
第六章 农民工相对贫困治理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治理农民工物质贫困的对策
一、健全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
二、完善农民工的收入保障和增长机制
三、引导农民工逐步提升个人素质
四、引导农民工合理制订人生规划
五、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第二节 治理农民工能力贫困的对策
一、拓展农民工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三、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第三节 治理农民工权利贫困的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二、真正实现就业制度的公平
三、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政治权利
四、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
五、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第四节 治理农民工精神贫困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工扶志工作
二、加强农民工信仰建设
三、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四、加强农民工心理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