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年简读中国史 魏晋南北朝

少年简读中国史 魏晋南北朝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陆帅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317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简读中国历史,饱览历史风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少年需要了解中国历史,明白数千年来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需要了解值得认同和骄傲的中国文化,守护民族之根。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帝国所统合的古代中国走向崩溃,各区域、各族群纷纷寻求独立,同时还伴随着不断的相互关联、摸索新秩序。然而,也正是在这痛苦、混乱的时代中,中华文明一边吸收非汉族群要素,一边扎实前进,其丰富性与深厚底蕴不断增长。魏晋南北朝清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柔韧性,让人不禁注目肩负中华文明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人的坚韧不拔。
作者简介
陆帅,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讲师。
目录
引言:南北对立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简表
三国
乱世英雄:曹操
中原争霸:官渡之战
仁德之君:刘备
卧龙丞相:诸葛亮
虎步江东:孙权
三国鼎立:赤壁之战
好学不倦:吕蒙
火烧连营:夷陵之战
鹰视狼顾:司马懿
两晋
有始无终:司马炎
平吴功臣:羊祜与杜预
权力的游戏:八王之乱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建立
千古留名:桓温
风流宰相:谢安
兰亭书圣:王羲之
南北朝
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
科学先驱:祖冲之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武帝萧衍
神仙名将:韦睿
山中宰相:陶弘景
六朝都城:建康
王子复国:刘渊建汉
大赵天王:石勒
前秦霸主:苻坚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料事如神:崔浩
追求华夏正统:北魏孝文帝改革
神武大帝:高欢
托古改制:北周宇文泰、苏绰改革
隋平陈:天下归一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摘要
     乱世英雄:曹操 三国,是乱世,更是豪杰、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三国历史舞台上驰骋的英杰,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勇武将军,也有诸葛亮、周瑜这样足智多谋之士。而才兼文武,立于三国时代很好的,唯有一人,那便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魏武帝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他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在三国时代大放异彩的曹操,出生于东汉永寿元年(155)。与中国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不同,曹操并非贫苦出身。相反,他的家世非常优越,甚至可以说得天独厚。《三国志》记载,曹操为西汉丞相曹参之后,未必可靠。不过曹操的父亲曹嵩却是实打实的朝廷高官。在汉灵帝时,曹嵩官至太尉,名义上掌管全国的军事力量。说曹操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也不为过。 不过,曹操的出身,有个巨大的弱点——宦官之后。所谓宦官,即受到宫刑,失去生育功能的男性。由于身体不接近,故而在古代受人鄙视。原来,曹操的父亲曹嵩能够官运亨通,一路爬上太尉,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东汉四代皇帝,是手握实权的大宦官。曹嵩在官场平步青云,与曹腾的安排密不可分。因此,曹操一直很希望获得大名士的提点,获得好名声,以此消解宦官之后这一污点。有一次,他终于将以点评人物而闻名的大名士许子将堵在路上,许子将不得已,点评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很满意,大笑而去。 尊贵的身世,让曹操很轻松就进入了东汉最很好的官场之中。熹平三年(174),未满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负责首都治安,大权在握。此时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政治理想的青年。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他刚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以惩不法。当时,皇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反法律,曹操亳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此举大快人心,但也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曹操很快被调任为顿丘令,任职地顿丘县大致位于今天河南省的东北部。 中平元年(184),黄巾之乱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以军功被迁为济南国的国相。曹操到职后,大力整饬官场,官员里十个有八个被奏免,整个济南国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据说“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然而,这次曹操依然势单力薄,朝廷对曹操的做法也不置可否。面对黑暗的政治,曹操失望了,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打猎。但不久后,汉灵帝为巩固统治建立新军,设置西园八校尉掌管。在皇帝的征召下,曹操被任命为其中的典军校尉。第二年,汉灵帝驾崩,董卓入京,执掌朝政,自称太师。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又担心遭董卓迫害,于是逃出京师洛阳,与袁绍、袁术、陶谦等共举义兵,讨伐董卓。 曹操、袁绍等人对董卓不断展开攻势。多次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汉献帝将都城迁往长安,自己则焚毁洛阳宫室,挖开王陵,盗取王陵中陪葬的贵重器物,劫掠人民,致使都城洛阳荒芜凋敝、无复人烟。曹操向联军建议,应当趁机与董卓决战,复兴汉室。然而联军将领各怀鬼胎,也惧怕董卓所率精锐的凉州军背水一战,都畏畏缩缩,不敢进军,反而每日置酒宴饮,萎靡不振。曹操见众人难成大事,于是独自引军西进。在行至荥阳汴水时,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听闻曹操兵败,联军其他将领就更不敢前进了,反而相互内斗火拼,最终不欢而散。 联军解散后,正值盘踞青州的黄巾军攻入兖州,兖州牧(兖州的长官)刘岱战死。在好友鲍信的邀请下,曹操来到兖州,担任兖州牧,一起对抗黄巾军。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鲍信战死,而曹操使用各种计谋,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军击败,获得人口百余万,其中降卒就有三十余万。曹操将其中的精壮军力收编为军队,号称“青州兵”。从此,精锐的“青州兵”成为曹操争雄天下的重要资本。 建安元年(196),原本被董卓掠往长安的汉献帝出逃。曹操听闻此事后,立刻派兵迎接。因护驾有功,汉献帝先后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等职位。这些职位,无论在官品上,还是在实际权力方面,都是朝廷中一等一的高官。如此一来,曹操就从一个普通的地方军阀,一跃而成为东汉朝廷的代言人,无论是征讨还是外交,均有汉献帝的诏令为依托,在道义上占尽先机。只身前来的汉献帝,虽然名义上受到曹操的尊敬,但这是个说话不算数的傀儡皇帝。因此,有不少政敌都攻击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