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印度
字数: 128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3278699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6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印度:杜拉斯全集7》是《杜拉斯全集第7卷,以《印度》为名,收录杜拉斯于1970年代创作的四部有代表性的电影剧本:《印度之歌》《纳塔丽·格朗热》《恒河女子》《卡车》。《印度之歌》是一部奠定杜拉斯电影导演地位的剧作,创作于1973年。故事围绕法国驻印度大使夫人安娜-玛丽·斯特雷特和她身边的三个朋友展开。《纳塔丽·格朗热》是杜拉斯作为电影导演的转型之作,创作于1973年,同年在杜拉斯的住所里拍成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作品,极具古典主义风格。附录收入的《恒河女子》是《爱》的剧本形式,同年在杜拉斯常住的滨海特鲁维尔排成电影。《卡车》创作于1977年,包括电影剧本、拍摄说明以及与米歇尔·波尔特的相关谈话。由有名影星热拉尔·德帕迪约和杜拉斯扮演的两个角色坐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谈话不时切换到卡车绕着巴黎行驶和停下来让人搭顺风车的镜头,对一部潜在电影的口头描述和电影可能形成的图像交替出现。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和《印度之歌》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目录
印度之歌
纳塔丽·格朗热
恒和女子
卡车
摘要
(写给报刊的)话 一九七二年底由《战斗报》发表 摄像机进入一座房屋,是春天的午后,摄像机观看着,看到了。 房屋很长,横梁很长,与花园平行。房门开着。天气依然较冷,巴黎地区的春天天气多变,刺骨般寒冷。阵雨,寒风。例如现在是一九七二年四月十日。 一九七二年四月十日:电影另外一个可能的名字。日子中的日子,却被打上了无法替代的日期戳记,在整体中流逝,被带走,被烧尽。 一六七二年四月十日:一个女人来到这座房屋现在白石平台所在的地方。一六七二年四月十日。这个女人身体不适,她从田间回来。她说了一句有关那天天气沉闷的话。池塘里鸭子在叫。有一个孩子在树下睡觉,孩子旁边,一个男人看着女人走过来,对着她笑。女人走进农场,不见了。那一时刻刚刚经历就被燃烧、稀释、埋葬掉了。声音在倾听的男人周围传送了片刻,就降低了。喧嚣的灰尘。女人有着干草的气息,额头上冒着汗,她的眼睛是蓝色的。三百年的日日夜夜,只有这一天没有一丝风。 在这个女人走过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四月十日这天,其他女人由此经过。她们同样身体不适,却一言不发。镜头看着她们走来,她们日复一日占据着三百年前那个感到闷热的女人走过的地方,那个向看着她来的男人抱怨着说话的女人走过的地方。 女人走过的地方,农场还在。首都巴黎越来越近,土路变成了大道。田野不复存在。这里修了平台,也安了落地窗。电影也一样。 电影就从现在开始。现在,对那两个女人的住所里所有其他房间进行挖掘,镜头一会儿对准她们,一会儿离开她们,又对准她们,再一次离开她们,直到电影那命中注定的九十分钟逝去为止。 镜头在此会遇到两种类型的事件。视觉的事件。声音的事件。视觉的事件这里是指两个相遇的女人。声音的事件,是指那个讲述事件的声音,在距拍摄地点大约五十公里的德勒森林,两个少年杀人犯遭到围捕,将要被捉拿归案。声音说,他们还没达到法定的成人年龄。他们从库尔纳弗的夜色中来,杀了人,又回到普通的夜色之中。一九七二年四月十日被扔进了黄昏的废纸篓,两个少年犯也被扔掉。 声音从拍摄的空间传过,女人们听到了。 也许正是从她们开始注意声音起,镜头就预感到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悲剧。可能就是日常悲剧,是的,然而女人们的目光却因此而呆滞,她们的脚步因此而凝重,围墙对封闭的空间的压力也因此增大。 一个小姑娘在学校不用功学习,殴打同学,人家要把她送到寄宿学校去。她的名字叫纳塔丽·格朗热,你们猜到了,就像她的名字可以叫让娜-迪蒙或玛丽·德方丹一样。不会有异议。 那是否就是对威胁别人的这个女孩的追捕? 或者还牵涉其他事情? 所遇到的另外一个主题:推销员,他从村子里经过,推销洗衣机,他走进来,看到了——就如同镜头里所看到的那样——两个沉默寡言的女人,他给她们讲洗衣机的优点。话语。 这个推销员是从德勒森林里逃出的杀人犯吗? 没有任何东西会阻止这种想法。 还有其他事件:一个葡萄牙女人被违法地赶出自己的住所。 一切,上千种没有记下、没有看见的事情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天。 还有其他主题,但是这一个是没有意外的事件:音乐。 这里的音乐被叫出来,被提到,被听到。有人在弹钢琴,孩子们在弹奏音阶。电影里的所谓音乐是贫乏的,不协调的。算了,孩子们弹奏得不准确,但这些不准确的音符是一种存在,电影不得不像保留音乐厅那些准确的音符那样放进它们。 然而音乐却在那里,通过那些走调的音符存在着,震撼人心,巨兽般掌握着电影。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时而沉郁,时而高昂,调节着主题的运转与循环。一个主题展现在那里,紧接着是另外一个表面上接近独立的主题,然而后者事实上从概率上讲必定是第一个引出的。音乐完成了两者的衔接,也许我们会搞错:衔接在无声无息、没有预告中完成。 因此,生活与伊夫林省的杀人凶手接近没有联系的纳塔丽.格朗热也是伊夫林省的一个杀人凶手。这个对自己都陌生的伊莎贝尔。格朗热听着墙外的声音,她也一样。推销员也一样:他的武器,难道不是洗衣机?同样,那只在住所穿行的猫——没有一个人说它好看,其实是杀害田鼠和小鸟的凶手。 一六七二年四月十日,女人的话说明孩子瞌睡了,睡在树下:他们沉浸其中的闷热天气展示出那个完整的时刻。抱怨的女人和睡觉的孩子之间是音乐关系。这里那些不同的狂暴之间同样也是音乐关系。这里的狂暴是由音乐表现出来的,比语言、行动表现得还要突出。 P252-25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