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

  • 字数: 40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段昌群 等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373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高原山地生态与湖泊综合治理保护”丛书之一。本书以课题研发的关键技术为基础,根据滇池流域不同区域面源污染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关键环节,对研发技术进行遴选和集成整合,在四个不同片区(设施农业、湖滨退耕区,面山地区,五采区,新型农业区)进行整装并开展工程应用,经过归纳和提炼,形成了系列技术体系。本书适合从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湖泊及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的有关人员、高校师生和政府机构人员阅读,也可供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参考。
目录
第一章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形势1
1.1滇池流域污染状况与面源污染问题2
1.1.1滇池湖泊水质状况分析2
1.1.2滇池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分析5
1.1.3滇池面源污染状况分析8
1.1.4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措施11
1.2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及科技需求12
1.2.1存在的问题12
1.2.2国内外已有的其他科技成果19
1.2.3面源污染防控的科技需求21
1.3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整装路线23
1.3.1目标设计23
1.3.2技术路线及任务设置24
1.3.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27
第二章流域万亩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的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29
2.1技术整装与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应用设计29
2.1.1瞄准的主要问题29
2.1.2目标29
2.1.3重点任务30
2.1.4解决的技术难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36
2.1.5研究范围与示范区及示范工程36
2.1.6预期成果36
2.1.7依托工程37
2.2整装技术:大面积连片、多类型种植业镶嵌的农田面源控污减排技术37
2.2.1技术需求37
2.2.2技术组成38
2.2.3技术参数39
2.2.4成套技术的创新与优势41
2.3技术集成应用与流域万亩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示范工程42
2.3.1地点与规模42
2.3.2工程内容43
2.3.3实施方案59
2.3.4后期运行维护72
2.3.5示范工程效果:监测方案、运行效果72
2.3.6地方配套情况75
第三章流域新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的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76
3.1技术整装与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应用设计76
3.1.1目标76
3.1.2重点任务76
3.1.3解决的技术难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81
3.1.4研究范围与示范区及示范工程81
3.1.5预期成果81
3.1.6考核指标81
3.1.7依托工程82
3.2成套关键技术:流域新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82
3.2.1技术需求82
3.2.2技术组成83
3.2.3技术参数83
3.2.4成套技术的创新与优势86
3.3流域新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示范工程87
3.3.1地点与规模87
3.3.2工程内容89
3.3.3建设过程89
3.3.4运行维护91
3.3.5示范工程效果:监测方案、运行效果92
3.3.6地方配套情况115
第四章湖滨退耕区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的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116
4.1技术整装与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应用设计116
4.1.1目标116
4.1.2重点任务117
4.1.3解决的技术难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19
4.1.4研究范围与示范区及示范工程120
4.1.5预期成果120
4.1.6考核指标120
4.1.7依托工程120
4.2成套关键技术:削减湖滨退耕区土壤存量污染负荷的生物群落构建技术121
4.2.1技术需求121
4.2.2技术组成121
4.2.3技术参数122
4.2.4成套技术的创新与优势122
4.3流域湖滨退耕区面源污染综合控制示范工程123
4.3.1地点与规模123
4.3.2工程内容123
4.3.3建设过程130
4.3.4后期运行维护130
4.3.5示范工程效果:监测方案、运行效果131
4.3.6地方配套情况133
第五章流域面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134
5.1技术整装与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应用设计134
5.1.1目标134
5.1.2重点任务135
5.1.3解决的关键技术138
5.1.4研究范围与示范区及示范工程139
5.1.5预期成果139
5.1.6考核指标139
5.1.7依托工程139
5.2成套关键技术:源近流短山地水源涵养与清水产流技术140
5.2.1技术需求140
5.2.2技术组成141
5.2.3技术参数142
5.2.4成套技术的创新与优势142
5.3流域面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示范工程143
5.3.1地点与规模143
5.3.2工程内容143
5.3.3建设过程144
5.3.4后期运行维护144
5.3.5示范工程效果:监测方案、运行效果144
5.3.6地方配套情况147
第六章流域都市农业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控的管理技术及应用148
6.1技术整装与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应用设计148
6.1.1目标148
6.1.2重点任务148
6.1.3解决的技术难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52
6.1.4研究范围与示范区及示范工程153
6.1.5预期成果153
6.1.6预期指标153
6.2集成技术:都市农业面源污染全程智能化服务平台技术153
6.2.1解决的关键问题153
6.2.2工艺组成154
6.2.3研发过程及技术经济指标157
6.2.4技术创新及技术增量158
6.3流域都市农业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控的管理应用示范159
6.3.1应用示范地点159
6.3.2示范内容159
6.3.3运行维护159
6.3.4运行效果159
第七章以汇水区/小流域为单元的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整装与工程示范160
7.1工程示范区概况160
7.1.1自然概况161
7.1.2社会经济概况163
7.1.3污染防控情况164
7.1.4示范区方案设计基础准备165
7.2山地汇水区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整装与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应用设计:以段七片区为例169
7.2.1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的条件分析169
7.2.2基于汇水区污染整体削减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的总体设计170
7.2.3主要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方案设计研究170
7.2.4山地及农田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应用及工程示范174
7.3以农田集水区为控制单元的面源污染控制方案设计:以柳坝片区为例177
7.3.1工程平面设计177
7.3.2产流区污染控制工程的技术组装178
7.3.3径流区污染控制工程187
7.4技术应用及工程示范区所在的柴河流域水质改善与污染物输出变化191
7.4.1示范工程区柴河三个断面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输出特征192
7.4.22010年、2011年示范工程区降雨事件氮、磷、碳负荷分析与效果评价203
7.4.32013~2015年大面积连片农田污染控制技术示范效果205
7.4.4示范区水生态改善效果206
第八章我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综合评估与适应性分析207
8.1问题的提出207
8.1.1我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及防控技术概况207
8.1.2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08
8.2研究和分析方法210
8.2.1资料搜集210
8.2.2数据整理211
8.2.3数据分析211
8.3研究结果与分析214
8.3.1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基本特征214
8.3.2单项技术的技术特征分析215
8.3.3复合技术的技术特征分析217
8.3.4农村生活源污染削减技术优选的层次分析224
8.3.5农村综合面源污染削减技术优选的层次分析229
8.3.6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优选的层次分析231
8.3.7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优选的层次分析234
8.4讨论和主要结论237
8.4.1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适应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37
8.4.2土地利用类型对面源污染产生和防控方式的影响238
8.4.3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原理的不同对污染物削减的影响238
8.4.4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面源污染防控的影响239
8.4.5高原湖泊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与技术优化组装239
8.4.6主要结论240
8.4.7问题与建议242
8.5附件243
8.5.1附件1243
8.5.2附件2250
参考文献25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