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

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王志耕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968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将巴赫金置于俄罗斯文化的独特语境下加以重新研究的著作,对于推动整个巴赫金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其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次对巴赫金与西方哲学传统及当代理论的差异做了区分。作者就此问题做出了多方面的考证与辨析,对巴赫金与康德哲学、柯亨的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阐释学等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均提出了有说服力的阐释。二、书稿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俄罗斯社会历史、民间文化、宗教哲学、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发掘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本土资源,这在整个国际巴赫金学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首创意义。三、基于原始文本的考辨,书稿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回应性”“大时间”“整体性涵义”“复调”等)均做了重新阐释,分别揭示出这些概念在巴赫金的原文语境以及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大语境下的内在意蕴,从而廓清了长期对来对这些概念的误读,为整个巴赫金研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四、本书稿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涉及历史、哲学、神学、宗教学、诗学、文学等诸学科。全书征引俄文文献200余种、英文15种、中文170余种,其中既有俄罗斯古代史料,也有近期新的相关研究著作。就此而言,这部书稿显示了它的翔实与厚重。
内容简介
本书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置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历史文本的参照体系中去加以重新认识,将此前西方和俄国学者的零散“设想”系统化,落到文本的实处,从而使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俄罗斯性”得以确立。全书分为“作为俄罗斯思想家的巴赫金”“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俄罗斯对话文本”两大内容板块,详细论述了巴赫金理论与西方哲学思想、东正教、俄国民族文化的关联。
目录
导论
上编 作为俄罗斯思想家的巴赫金
第一章 巴赫金对德国哲学传统的扬弃
第一节 巴赫金:“铁杆的康德主义信徒”
第二节 巴赫金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扬弃
第三节 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
第四节 巴赫金与柯亨:从“意志”主体到“责任”主体
第五节 从纯粹理论的道德哲学到具体“事件”
第二章 巴赫金与东正教
第一节 对巴赫金与东正教关系的“推测”
第二节 否定神学的上帝与巴赫金的外位性
第三节 “我-他”结构与东正教人学
第四节 “道成肉身”与“事件”叙事
第五节 “有据的平静”与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
第三章 巴赫金与“聚合性”
第一节 村社与“聚合性”
第二节 俄罗斯的“聚合性”对话传统
第三节 巴赫金的行为哲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博爱性统一”理念
第四节 巴赫金的“外位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
第四章 巴赫金与东正教时间观
第一节 “大时间”并非“长远时间”
第二节 东正教的非线性时间观
第三节 东正教对炼狱的否定与“门槛”型时间
第四节 圣愚文化与线性时间的消解
下编 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俄罗斯对话文本
第五章 俄罗斯历史语境下的对话文化
第一节 “东”与“西”的两难选择
第二节 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对话
第三节 新精神文化运动的“众声喧哗”
第六章 俄罗斯式的世俗对话文本
第一节 伊凡四世与库尔勃斯基:专制话语与贵族话语的博弈
第二节 上帝的标准与对话的开放性
第三节 伊万·别尔森与马克西姆·格列克长老的“交谈”
第四节 果戈理与别林斯基的对话文本
第五节 革命与上帝的两难命题
第六节 果戈理自身的隐含的对话
第七章 东正教对话文本与“自我交谈”
第一节 方法论层面上的对话文本《约伯记》
第二节 《约伯记》对话的未完成性
第三节 东正教“交谈”文体的“自我交谈”
第四节 俄罗斯“交谈”文体的“内在对话性”
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在对话”与“人身上的人”
第八章 巴赫金与尼尔·索尔斯基的静修主义对话文本
第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巴赫金与尼尔·索尔斯基的中介
第二节 东正教苦修传统隐含的对话精神
第三节 静修主义传统的人学内核
第四节 默祷:尼尔·索尔斯基的“意念战斗”
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尼尔·索尔斯基模式
第六节 尼尔·索尔斯基思想中人与上帝的对话
第七节 人与上帝对话的文本机制
第九章 巴赫金与俄罗斯传统中的狂欢式文本
第一节 狂欢化与俄罗斯民间节庆
第二节 俄罗斯民间文学中傻瓜形象的狂欢化功能
第三节 俄罗斯伪经文本中的狂欢化因素
第十章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圣愚文化
第一节 俄罗斯的圣愚文化与闯入式话语
第二节 圣愚的狂欢之笑
第三节 另类空间中的圣愚及其高级外位性
余论:巴赫金的意义
附录一 文艺社会学内核: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
附录二 从否定到肯定:巴赫金与存在主义
附录三 从思维到行为:巴赫金与阐释学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