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劳动整体性与分配正义

劳动整体性与分配正义

  • 字数: 21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秦子忠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818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义的诸多条件,如人类心智、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等,是流变性的,因此正义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正义理论,就其是各个特定历史时期遵循的主流观念而言,它是当时人们对正义条件允许范围内正当行为的观念反映,就其是历史整体视域中的一个点而言,它们相互间的距离(分别),就是正义理论思想史意义上发生的正义的位移。据此而言,永恒正义论与历史正义论的区别,不是根源于面对的正义条件的差异性,而是根源于是否承认面对的正义条件的流变性。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是历史正义论的一种,它的内涵是作为发展的正义,其衡量正义的尺度是劳动。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马克思论分配正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需要道德辩护
第三节社会变迁及其中的人
第四节超越极点分析方法论
第二章人性与分配正义
第一节分配正义的历史考察
一基于德性的分配
二基于自利的分配
三基于公意的分配
四基于幸福的分配
五基于公平的分配
第二节马克思的超越
一现实的人:批判的支点
二分配关系是被生产的
第三章正义的坐标:事实与规范之间
第一节正义的两种范式
一永恒论及其局限
二历史论及其新任务
第二节正义的道德空间
第三节作为发展的正义
一人的现实生活
二正义标准的坐标系
三正义与否的判定
第四章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
第一节段伍之争
第二节功能正义与条件正义
第三节伍德命题的误导性
第四节不正义与剥削
第五章公有制与关系平等
第一节私有制:不平等的生成逻辑
一剩余价值的再生产
二社会财富的两极化
三阶级对抗的普遍化
第二节公有制:一种新型的制度安排
一公有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公有制社会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平等:公有制的伦理旨趣
第六章分配原则与劳动整体性
第一节将劳动的整体性还给每一个人
一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起点
二人的类本质的现实实现
三按需分配原则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按劳分配的局限性
一天赋能力不同
二劳动收入差别
三家庭负担有别
第三节按需分配原则所需的一般条件
一劳动本身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二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
三共同发展成为人的价值追求
第七章现实世界的分配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分配困境:以瑞典和美国为例
一两种福利分配模式
二福利分配困境的根源
第二节按劳分配的尴尬
一贫穷的平均主义
二主体身份下的贫富分化
三劳动尺度的不可测度
第三节中国的双重任务
一实现分配正义的现存制度及其问题
二通往未来分配正义的制度理念
第八章分配正义在中国:批判与建构
第一节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分配理论
一不仅是体制内的问题
二财产性预期收入不能以共产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
三分配问题的根本解决是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第二节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如何生成
一福利不断改善只是纠正不平等的结果
二平等主义分配正义如何在现实制度中生成
第三节如何更好地对待弱势群体?
一尺度与“弱势群体”的构成
二解读“更好”的理念
三实施“对待”的主体与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