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终生受用的课堂 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

终生受用的课堂 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

  • 字数: 4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希光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791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经过20年的教学探索,系统总结了“大篷车课堂”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成果,具有创新性,对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内容简介
李希光教授坚持“大篷车课堂”教学已经20年了,这是一个在丝绸之路上延展的体验式课堂,也是清华大学的挑战性课程之一。“大篷车课堂”共计出征20余次,有900多名学生参与。《终身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对“大篷车课堂”做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大篷车课堂的缘起与经历、实战经验、学生感悟、教学计划、教育理念与研究,对于新闻教育与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日新书院导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国家三项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巴基斯坦总统奖,获评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所讲授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获评重量精品课。
目录
第一章 “大篷车课堂”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中国需要怎样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一、寻根之旅:“大篷车课堂”的路线选择
二、恩维模式: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大篷车课堂”与“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
四、“大篷车课堂”与“一带一路”的传播策略之探索
五、“大篷车课堂”与文明对话的人才需求
第二节 “大篷车课堂”与新闻教育改革
一、新闻学是承载人类文明和价值观的学科
二、新闻学是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
三、新闻学有没有自己的“学”?
四、新闻教育改革与书写“一带一路”
五、有关改革中国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设置的建议
第三节 “大篷车课堂”的由来
一、西域教我当记者
二、师父带徒弟的“苦行书院”
第四节 “大篷车课堂”的足迹
一、学习“慢新闻”的“大篷车课堂”
二、以实践为主的教学
三、恩想的“大篷车”
四、穿越帕米尔山区
五、穿越戈壁沙漠
六、在亚洲此部边地
七、行驶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八、远征鸟苏里江上的珍宝岛
九、喜马拉雅山中的无媒体生存
十、在普拉昌达主席的家中
十一、乘坐荒原列车去漠此
十二、夜宿蒙俄边境线
十三、一种回归人性的经历
第二章 充满挑战的“大篷车课堂”
第一节 “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一——去无聊的地方采访写作
一、去无聊的地方学习新闻写作
二、启程前的讲座:好奇心驱动的新闻写作
三、在原始森林里边跋涉边采访
第二节 “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二——从即时享乐到延时享乐的新闻写作
一、什么是慢新闻
二、为什么慢新闻重要
三、与非虚构文学写作异曲同工
四、人人可当慢新闻记者
五、慢新闻的采访写作原则和技巧
六、一种奢侈的新闻写作
第三节 “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三——无休止的读书学习
一、一务被中国主流媒体遗漏的重大新闻
二、“一带一路”记者须知晓的古人阿富汗行记
三、回到丝绸之路文明的原点写作
第四节 “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四——边走边学
一、把新闻课堂搬到雪山草地上
二、在真实的世界里培养下一代记者
三、在普通人身上找故事
四、谁有资格记录真实的故事?
第五节 “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五——转变学习观念和教学范式
第六节 “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六——捕捉细节的故事写作
一、故事写作与新闻写作的区别
二、什么是好故事?
三、在堪察加给学生的观察提示
四、学生和老师在堪察加、阿尔泰、勒拿河日记中的细节写作
第三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阿尔泰山“大篷车课堂”学生感悟
第一节 “大篷车课堂”令学生印象最深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节 学生在“大篷车课堂”中运用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
第三节 “大篷车课堂”学生遇到优选的困难和如何克服
第四节 相比校园教室上课,“大篷车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第五节 相比大学生其他社会实践,“大篷车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第六节 学生在“大篷车课堂”优选的收获是什么?
第七节 苦行中,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新认识
第八节 行前阅读:读书与苦行的知识互补
第九节 在行走中,发现自己的无知,激发新的读书计划
第四章 “大篷车课堂”的教学计划
第一节 勒拿河“大篷车课堂”
一、出征此极圈
二、勒拿河教学计划(2019年)
第二节 得胜堡“大篷车课堂”
一、古城堡里的课堂
二、得胜堡教学计划(2010年和2019年)
第三节 阿尔泰山游牧路线“大篷车课堂”
一、去距离中国最近的大山里写作
二、阿尔泰山游牧路线教学计划(2018年)
第四节 堪察加半岛北极航线“大篷车课堂”
一、“飞往另一个星球”
二、堪察加半岛此极航线教学计划(2017年)
第五节 库页岛东北亚之路“大篷车课堂”
一、去往“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
二、库页岛东此亚之路教学计划(2016年)
第六节 加尔各答-吉大港海上丝绸之路“大篷车课堂”
一、寻路南亚文明
二、加尔各答-吉大港海上丝绸之路教学计划(2016年)
第七节 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古丝路“大篷车课堂”
一、远征古花刺子模
二、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古丝路教学计划(2015年)
第八节 蒙古国哈拉和林草原之路“大篷车课堂”
一、第6次远征草原丝绸之路
二、蒙古国哈拉和林草原之路教学计划(2014年)
第九节 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大篷车课堂”
一、“与法显同行”
二、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教学计划(2013年)
第十节 唐努乌梁海“大篷车课堂”
一、走进图瓦
二、唐努乌梁海教学计划(2012年)
第十一节 青藏铁路“大篷车课堂”
一、寻找香巴拉
二、青藏铁路“大篷车课堂”教学计划(2007年)
第十二节 巴基斯坦“大篷车课堂”
第十三节尼泊尔“大篷车课堂”
第十节“大篷车课堂”综合性新闻
附录:“大篷车课堂”新闻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一、绪论
二、1999-2019年:“大篷车课堂”新闻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布鲁姆目标分类指导下“大篷车课堂”问卷调查和分析
四、布鲁姆目标分类视角下“大篷车课堂”教育理念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