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与艺 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美与艺 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徐悲鸿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2061788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徐悲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章、书信等,内容翔实、生动,充分体现出了徐悲鸿的人生经历及美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理论价值。徐悲鸿是我国有名的艺术家、美学家,他被称为现实主义美学的引领者和倡导者,坚持“为生活而艺术”的美学风格。他认为生活中的美是艺术的源泉,文艺工作者应当从生活中体味艺术美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营养。与此同时,他又认为东方的美学理念应当与西方美学理念相结合,发扬各自的长处,不得崇洋媚外,不得抛弃中国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应达到中西贯通。本书力图展现徐悲鸿丰富多彩的一生,他的心灵深处的感触,以及他对于艺术、文化的思考和见解,他对于艺术的宏观视野和考量是当前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作者简介
徐悲鸿(一八九五—九五三)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屺亭桥镇。徐悲鸿是一位经过长期艰苦探索,融中西绘画为一炉,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绘画风格的一代大师。一九四六年到北平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文联常务理事等职。 他精于素描、擅长国画,出于他笔下的壮丽山河、历史人物或是雄狮骏马、鹰鹫花鸟等,均呈深沉浑厚气魄,其笔力豪放,布局清新,极富新意,尤在以画寓情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已成艺苑楷模。代表作有《晨曲》《逆风》《风雨鸡鸣》等。
目录
第一辑美与艺
悲鸿自述
美与艺
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
古今中外艺术论
研究艺术务须诚笃
美的解剖
废话
因《骆驼》而生之感想
居宁之幸遇记
南游杂感
真西游记
儿童如神仙
性格论
美术漫话
谈大胆
习艺
……
摘要
     悲鸿自述 悲鸿生性拙劣,而爱画人骨髓。奔走四方,略窥门径,聊以自娱,乃资谋食,终愿学焉,非日能之。而处境困厄,窘态之变化日殊。梁先生得所,坚命述所阅历。辞之不获,伏思怀素有自叙之帖,卢梭传忏悔之文,皆抒胸臆,慨生平,借其人格,遂有千古。悲鸿之愚,诚无足纪,唯昔日落拓之史,颇足用以壮今日穷途中同志者之志。吾乐吾道,忧患奚恤,不惮词费,追记如左。文辞之拙,弗遑计已。 距太湖之西三十里,荆溪之北,有乡可五六十家。凭河两岸,一桥跨之,桥日计亭。吾先人世居业农之所也。吾王父砚耕公,以洪杨之役,所居荡为灰烬。避难归来,几不能自给,力作十年,方得葺一椽为庐于桥之侧,以蔽风雨,而生先君。室虽陋。吾先君方自幸南山为屏,塘河为带,日月照临,霜雪益景,渔樵为侣,鸡犬唱答,造化赋予之丰美无尽也。 先君讳达章(清同治己巳生),生有异秉,穆然而敬,温然而和,观察精微,会心造物。虽居穷乡僻壤,又生寒苦之家,独喜描写所见,如鸡、犬、牛、羊、村、树、猫、花。尤为好写人物,自父母、姊妹(先君无兄弟),至于邻佣、乞丐,皆曲意刻画,纵其拟仿。时吾宜兴有名画师毕臣周者,先君幼时所雅慕,不谓日后其艺突过之也。先君无所师承,一宗造物。故其所作,鲜convention(俗套)而特多真气。守宋儒严范,取去不苟,性情恬淡,不慕功名,肆忘于山水之间,宴如也。耽咏吟,榜书雄古有力,亦精篆刻,超然自立于诸家以外。 先君为人敦笃,慈祥恺悌,群遣子弟从学,习画问字者至夥。有扬州蔡先生者,业医、能画,携子赁居吾家。其子日邦庆,生于中日战败之年,属马,长吾一岁,终日嬉戏为吾童时伴,好涂抹。吾时受先君严督读书,深羡其自由作画也。 吾六岁习读,日数行如常儿。七岁执笔学书,便思学画,请诸先君,不可。及读卞庄子之勇,问:“卞庄子何勇?”先君日:“卞庄子刺虎,夫子以是称之。”欲穷虎状,不得,乃潜以方纸求蔡先生作一虎,归而描之。久,为先君搜得吾所描虎,问日:“是何物?”吾日:“虎也。”先君日:“狗耳,焉云虎者。”卒日:“汝宜勤读,俟读完《左传》,乃学画矣。”余默然。 九岁既毕四子书,及《诗》《书》《易》《礼》,乃及《左氏传》。先君乃命午饭后,日摹吴友如界画人物一幅,渐习设色。十岁,先君所作,恒遣吾敷无关重要处之色。及年关,又为乡人写春联。如“时和世泰,人寿年丰”者。 余生一年而丧祖母,六年而丧大父,先君悲戚,直终其身。余年十三四,吾乡连大水,人齿日繁,家益窘。先君遂奔走江湖,余亦始为落拓生涯。 时强盗牌卷烟中有动物片,辄喜罗聘藏之。又得东洋博物标本,乃渐识猛兽真形,心摹手追,怡然自乐。年十七,始游上海,欲习西画,未得其途,数月而归。为教授图画于和桥之彭城中学。 方吾年十三四时,乡之富人皆遣子弟入学校,余慕之。有周先生者,劝吾父亦遣吾入学校尤笃,先君以力之不继为言。周先生日:“画师乃吃空心饭也,乌足持。”顾此时实无奈,仅得埋首读死书,谋食江湖。 年十九,先君去世,家无担石。弟妹众多,负债累累,念食指之浩繁,纵毁身其何济。爰就近彭城中学、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三校教授图画。心烦虑乱,景迫神伤,遑遑焉逐韶华之逝,更无暇念及前途,览爱父之遗容,只有啜泣。 时落落未与人交游。而独蒙女子学校国文教授张先生祖芬者之青视,顾亦无杯酒之欢。年余,终觉碌碌为教,无复生趣,乃思以工游沪,而学而食。辞张先生,张先生手韩文全函,殷勤道珍重,曰:“吾等为赡家计,以舌耕求升斗,至老死,亦既定矣。君盛年英锐,岂宜居此?曩察君负荷綦重,不能勖君行,而乱君意。今君毅然去,他日所跻,正未可量也。”又日:“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愿受鄙言,敬与君别。”呜呼张君者,悲鸿人世第一次所遇之知己也。 友人徐君子明者,时教授于吴淞中国公学,习闽人,挟余画叩李求一小职,李允为力。徐因招赴沪,为介绍。既相见,李大诧吾年轻,私谓子明:“若人者,孩子耳,何能做事?”子明日:“人负才艺,讵问其年。且人原不甘其境,思谋工以继其读,君何谦焉?”李乃无言。徐君是年暑期后,赴北京大学教授职,吾数函叩李,终无答。顾李君纳吾画,初未尝置意,信乎慷慨之士也。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