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育人生 蔡元培美学精选集

美育人生 蔡元培美学精选集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蔡元培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2061787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蔡元培先生一生提倡美育,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美学学科初步建立并走向完善。他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和宗派之见,又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本书通过对蔡元培美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梳理出其美学思想是在融合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并全面吸收了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思想的精华,提出并论述了康德美学中的普遍性和超脱性,并指导其以后的美学研究及美育实践活动。正如他在《美学观念》一文中说到:“科学在乎探究,故伦理学之判断,所以别真伪。道德在乎执行,故伦理学之判断,所以别善恶。美感在乎赏鉴,故美学之判断,所以别美丑”。在蔡元培看来,美学如同于科学、伦理学,唯有主观判断方能使它们显现其自身价值。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目录
第一辑美育与人生
美育与人生
何谓文化
美术与科学的关系
在春晖中学的演说词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
美育实施的方法
美育
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
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
美育代宗教——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说
第二辑美学与美术
美学讲稿
美学的趋向
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研究法
美术的进化
……
摘要
     美育与人生 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的活动,而意志是盲目的,其所恃以为较近之观照者,是知识;所以供远照、旁照之用者,是感情。 意志之表现为行为。行为之中,以一己的卫生而免死、趋利而避害者为最普通;此种行为,仅仅普通的知识,就可以指导了。进一步的,以众人的生及众人的利为目的,而一己的生与利即托于其中。此种行为,一方面由于知识上的计较,知道众人皆死而一己不能独生;众人皆害而一己不能独利。又一方面,则亦受感情的推动,不忍独生以坐视众人的死,不忍专利以坐视众人的害。更进一步,于必要时,愿舍一己的生以救众人的死;愿舍一己的利以去众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别,一己生死利害的关系,统统忘掉了。这种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接近发动于感情的。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感情?因为他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人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臭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感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然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齐宣王称“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陶渊明称“奇文共欣赏”;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 植物的花,不过为果实的准备;而梅、杏、桃、李之属,诗人所咏叹的,以花为多。定制赏玩之花,且有因人择的作用,而不能结果的。动物的毛羽,所以御寒,人因有制裘、织呢的习惯;然白鹭之羽,孔雀之尾,乃专以供装饰。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画?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案?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可以证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 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且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种是接近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 所以吾人固不可不有一种普通职业,以应利用厚生的需要:而于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以谋知识与感情的调和,这样,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 1931年前后 何谓文化 我没有受过正式的普通教育,曾经在德国大学听讲,也没有毕业,哪里配在学术讲演会开口呢?我这一回到湖南来,第一,是因为杜威、罗素两先生,是世界的大哲学家,同时到湖南讲演,我很愿听一听。第二,是我对于湖南,有一种特别感想。我在路上,听一位湖南学者说:“湖南人才,在历史上比较的很寂寞,最早的是屈原;直到宋代,有个周濂溪;直到明季,有个王船山,真少得很。”我以为蕴蓄得愈久,发展得愈广。近几十年,已经是湖南人发展的时期了,可分三期观察:一是湘军时代。有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及同时死战立功诸人。他们为清政府尽力,消灭太平天国,虽受革命党菲薄,然一时代人物,自有一时代眼光,不好过于责备。他们为维持地方秩序,保护人民生命,反对太平,也有片面的理由。而且清代经康熙、雍正以后,汉人信服满人几出至诚。直到湘军崛起,表示汉人能力,满人的信用才丧尽了。这也是间接促成革命。二是维新时代。梁启超、陈宝箴、徐仁铸等在湖南设立时务学堂,养成许多维新的人才。戊戌政变,被害的六君子中,以谭嗣同为最。他那思想的自由、眼光的远大,影响于后学不浅。三是革命时代。辛亥革命以前,革命党重要分子,湖南人最多,如黄兴、宋教仁、谭人凤等,是人人知道的。后来洪宪一役,又有蔡锷等恢复共和。已往的人才,已经如此热闹,将来宁可限量?此次驱逐张敬尧以后,励行文治,且首先举行学术讲演会,表示凡事推本学术的宗旨,尤为难得。我很愿来看看。这是我所以来的缘故。已经来了,不能不勉强说几句话。我知道湖南人对于新文化运动,有极高的热度。但希望到会诸君想想,那一项是已经实行到什么程度?应该什么样的求进步? 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所以从卫生起点,我们衣食住的状况,较之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野蛮人,固然是进化了。但是我们的着衣吃饭,果然适合于生理么?偶然有病能不用乩方药签与五行生克等迷信,而利用医学药学的原理么?居室的光线空气,足用么?城市的水道及沟渠,已经整理么?道路虽然平坦,但行人常觉秽气扑鼻,可以不谋改革么? 卫生的设备,必需经费,我们不能不联想到经济上。中国是农业国,湖南又是产米最多的地方;俗语说“湖广熟,天下足”.可以证明。但闻湖南田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