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古代建筑 融媒体版
字数: 1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11010152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建筑是文明的标志。中国古代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高超的建造技艺、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夏之光——中国古代建筑》一书中,您将了解遭遇地震时中国古建筑“土崩木未解,墙倒屋不塌”的奇观及其背后的真相,了解用于皇家建筑、价比黄金的“金砖”和琉璃瓦,了解始于信仰、存于科技的应县木塔等各式佛教建筑,了解蒙古包、四合院、吊脚楼等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同时,您还将感受到由中国古代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各种外来文明对照、交流与互鉴所体现的强大文化冲击力。
目录
古建筑结构因何精妙
墙倒屋不塌的秘密
优美的木构架结构
神奇的连接工艺
独特的建筑构件
独具匠心的材料与装饰
沿用至今的古老建筑材料——砖
建筑的“冠冕”——瓦
古建筑的忠诚卫队——吻兽
不可忽视的古建筑功能
独树一帜的组群布局
始于信仰、存于科技的佛教建筑
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桥梁
各具特色的建筑技术
游牧民族建筑——蒙古包
北方建筑——四合院
黄土高原上的建筑——窑洞
南方建筑——吊脚楼
客家建筑——土楼
特殊环境造就独特建筑
历史长河中的名城
摘要
墙倒屋不塌的秘密 强震中屹立不倒 2008年5月12日,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强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的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地震中,近些年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大楼纷纷倒塌,而一些老房子的土墙虽被震垮,但支撑房屋的木构架却依然挺立不倒,形成了“土崩木未解,墙倒屋不塌”的奇观。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老房子,甚至是年代更为久远的古建筑也同样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它们轻者瓦件、吻兽震落,重者柱脚歪闪、节点拔出,被接近震毁的古建筑则很少。有关学者对地震波及的七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的灾后古建筑修缮情况调查显示,在此次受灾古建筑中,稍做维修或不做维修即可继续使用的基本完好者占18.3%;墙体开裂、节点松动,需要进行局部维修的轻度震害者占56.3%;墙体倒塌、节点拔榫、屋脊损坏,需要更替构件、进行落架大修的中度震害者占21.8%;接近倒塌、无法修复、只能重建的严重震害者仅占3.6%。经历如此强烈的地震,古建筑的倒塌率之低、抗震能力之强,令人赞叹!在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的强震中,中国古建筑为何能承受住如此之大的冲击而屹立不倒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不断获得新生的木构架建筑 不同于西方砖石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木构架建筑体系。所谓构架,就是建筑的结构与骨架。木构架,是以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由柱、梁、檩、枋、、斗拱等构件,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整体框架,起到了支撑建筑整体和承托屋顶的核心作用,是我国古代建筑独有的特色。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萌芽,此后历经数千年,虽然在建筑技术、艺术形式上不断发展,但以木构架作为建筑主体形式的基本特征,则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形成了独步天下的建筑体系,成为区别于其他文明古代建筑的最显著特色。 木构架建筑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选择了穴居和巢居两种建屋方式,随着两种建筑方式发展为地面建筑,逐渐创造出最原始的木构架建筑形式。 1952年,在西安半坡出土了约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发现了共有200多个柱洞的各类房屋遗址,这种建筑接近用柱、椽、木板和黏土混合建造而成。每座房屋由12根木柱支撑,3行4列,形成了规整的柱网,初具了“间”的雏形,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木构架建筑实物遗存,它标志着以间架木为单位的木构架体系已趋形成。 进入商周时期,建筑形态经历了以木构架为基础的茅草屋、瓦屋以及高台建筑三个阶段,逐步确立了屋顶、屋身和台基三段式的建筑结构。但此时的木构架形式十分简易,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直到战国时期,榫卯技术的娴熟和斗拱构件的应用,才使原本简单的木构架建筑拥有了活力和生命。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