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最后的农民工

最后的农民工

  • 字数: 51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杨志军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30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部开阔奔涌的城市发展史一本饱满丰盈的心灵成长录著名作家、《藏獒》作者杨志军重磅现实主义巨制
内容简介
当一个农业大国正需要用全新的工业和城市的崛起走向未来时,农民工以一种不可遏制的气势出现在大浪翻卷的潮线上。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这个群体在文学作品中却常常被轻忽。著名作家杨志军曾凭借小说《藏獒》惊艳文坛,其潜心多年几经打磨而出的这本现实主义转型力作,倾情讲述了这个庞大群体在挺进城市之役中的沉浮悲欢,表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机敏、自尊与偏狭、淳朴与贪婪、良善与驳杂,洞透人性复杂的同时,依然葆有理想的辽阔力量。
作者简介
杨志军,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海底隧道》《潮退无声》《无岸的海》《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文学新人奖、《当代》文学奖、新浪很好文学类图书奖、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第一名,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选台湾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一百本优秀图书”。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目录
《最后的农民工》无目录
摘要
     1 翠莲丢下孩子走了,临走时撂下的那句话就像梅林河滩里的一堆石头,堵在齐乐年的心里让他喘不过气来:“你不去我去,我去找罩子。”栓柱喊着:“娘,娘。”他跌跌撞撞追出屋门,来到院子里,喊着:“娘,娘。”翠莲回过头来说:“去,找你爹,找你爷爷,找你奶奶,以后别再喊娘。”她把头发一甩,快步走出了院子。栓柱绊了一跤,爬起来又追到院门口,依然喊着:“娘,娘。”翠莲一咬牙,奔跑而去。齐乐年走过去抱起栓柱,绝望地“哎呀”一声说:“栓柱,你娘走了,找罩子去了。”栓柱哇地哭了,哭声亮亮的像一道射穿云雾的光。 罩子官名叫田光罩,是上渡口的人,跟翠莲的娘家门望着门——沿梅林河往上走几百米,过了梅林桥,再回走到翠莲娘家对面,上了台地就是。罩子跟翠莲同岁,一起长一起玩,有那么一点青梅竹马的意思,但上到小学三年级基本就不来往了。翠莲是认真读书的好学生,没有机会跟一个天天逃学的调皮蛋搅和到一起,再说三年级下学期重新分班后已不再是同班,天天不照面也就渐渐生疏了。来往较多的变成了同班的齐乐年。齐乐年语文好,翠莲数学好,放了学两个人就在教室里做作业,她抄他的语文,他抄她的数学,完了各回各的家,冬季天气短,离校时差不多就要黑了,他就先把她送过梅林桥,然后再回家,从上渡口到下渡口,三里半的路,一口气就跑到了。初中是在梅林镇上的,两个人依然是同班,后来又都没有考上县里的高中,待在家里过了几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两个人都惦记着对方,自然就走到了一起。照齐乐年的说法,他跟翠莲谁也没有高攀谁,是正儿八经的门当户对,这样的家,安生。但谁能想到不安生的因素还是杂草一样悄悄地疯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梅林渡,踏上了进城打工的路。好日子和孬日子是比出来的,好心情和孬心情也是比出来的。终于有一天,翠莲说:“你也出去闯闯吧?”齐乐年说:“你跟他们比什么?”翠莲说:“人活着,能不比?狗都会比。” 齐乐年不想离开梅林渡,他胆子小,眼界窄,恋乡恋土没多少额外的想法,总觉得有地种有饭吃就可以了,人嘛,不能站在这山望那山高,山外还有山,一座比一座高,不如原地待着,命里头是啥日子就过啥日子,有钱是一辈子,没钱也是一辈子,不能说罩子就会比他多活两辈子。劝了许多次而他仍然无动于衷后,翠莲生气了:“没出息货,你就是人堆里剩下的,自己命贱不说还要连累我,我算是倒了霉了,全梅林渡这么多人,怎么就你不想往好里过?你甘心我不甘心,沟洼里的泥鳅,翻个身都得看人家脸色。罩子是人,你也是人,你比他少了啥?腿还是胳膊?有点志气好不好?再说文化,你差一点考上高中,他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一提到罩子,齐乐年就蔫头耷脑的。罩子小学五年级弃学进城,那时只有十三岁,十八岁那年衣锦还乡,显眼地在自家庄基地上盖起一间新瓦房,没住几年,就又不要了,带着一个外乡人,开来一辆卡车,弃了地,锁了院房,带着爹娘告别了家乡父老。据他自己说,他在青岛盖了房子,如今已是城里人了。 除了翠莲说的没有志气,自甘命贱,齐乐年还给自己找了一个不想背井离乡的理由,就是他娘的眼睛不好使,而爹又是个糊里糊涂的人,再加上孩子,加上自家的十几亩承包地,全丢给翠莲他不放心。如今翠莲走了,有多少理由也没处去说了,他靠在厨房门口,望着在黑黝黝的灶台上摸来摸去做饭的娘,伤感地说:“娘,我要走了。”娘不说话,只把眼泪往锅里洒。她知道他要走了,翠莲一走,他不能不走了。爹坐在厨房门外的柳条筐子旁,搓着去年的干玉米棒子说:“你见了翠莲好好给她下话,她不答应回家你就跪下别起来,看她怎么办。”爹是在贫困中懦弱惯了的人,有求于人时跪下说许多软话是他常用的也是最后的办法,总觉得只要这样,目的就容易达到些,即便达不到,也不至于带来灾难。他的糊涂就在于永远不知道别人想干什么,以为自己想的就应该是别人想的。齐乐年回过头去说:“爹,要是翠莲一听我下话就能跟我回来,她还出去干啥?”娘把木头的锅盖揭起来,在热气上悬了一会儿,又猛地盖上说:“她不回来你也不要回来,守着,家里好说,我闭着眼睛也能上地。你爹虽然糊涂,力气还是有的,别操心我们。”齐乐年答应着,又问:“栓柱怎么办?”爹和娘都愣了,半晌没有反应。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