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牛津通识课 信任博弈

牛津通识课 信任博弈

  • 字数: 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英)凯瑟琳·霍利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73177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三小时读懂21个社会心理学实验,轻松了解谁值得信任、如何获取他人的信任、如何建立互信。 ◆谁值得我们信任:人类看穿谎言的概率只有54%——别忘了瞎猜也有50%的正确率。 ◆如何获取他人的信任:加快说话速度,能让别人更容易相信你。 ◆如何建立互信:就算是吸血蝙蝠也能识别不讲信用的同伴。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 ◆由世界知名专家撰写,国内专业学者翻译的通识读物。 ◆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哲学,多领域解析“信任”的本质。 ◆既是专业级,又通俗易懂,毫无阅读障碍。 ◆翻开本书,三小时读懂21个社会心理学实验,让你洞察到底应该相信谁!
内容简介
你能看穿谎言吗?
研究显示,人有54%的概率能看穿谎言。这个比例并不算高,毕竟瞎猜也有50%的正确率!那我们到底应该选择相信谁?
实际上,我们对不同人群的信任程度大相径庭。88%的人信任医生,但只有19%的人信任新闻记者。这是因为信任分为两种类型:
·相信他人的能力足以胜任某事,是“技能性信任”;
·相信他人愿意去做某事,是“意图性信任”。
医生的专业能力会让人产生极高的技能性信任,而新闻记者有主观倾向,让我们对其意图性信任大打折扣。
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技能和意图两方面寻找值得信任的人:
·技能性信任:判断对方是否过度承诺、是否在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意图性信任:判断对方能否证明自己的意图、能否受到反馈机制的监督。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英] 凯瑟琳·霍利(Katherine Hawley) 圣安德鲁斯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信任关系。 译者简介: 唐甜甜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审校简介: 翟学伟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19)。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著有《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的社会信任》。
目录

导言 早餐桌前话信任
第一章 什么是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章 为何信任与值得信任都那么重要?
第三章 信任与合作的展开
第四章 拿钱就走人吗?
第五章 诚实与不诚实
第六章 知识与专业
第七章 互联网中的信任
第八章 机构、阴谋与国家
结论 值得信任的重要性
致谢
拓展阅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