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安庆路5号

安庆路5号

  • 字数: 4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蔚宏 等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786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汽车从业者,以及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1.《安庆路5号》是由多位汽车行业一线记者阅读数百万字资料,采访了一汽及一汽-大众不同岗位的100位建设者,以他们的亲历为坐标,以一汽-大众的发展为蓝本,倾情书写的有血有肉的一部汽车编年史。2.《安庆路5号》以对亲历者的采访为主线,内容翔实,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反映了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公司美好的未来愿景。通过阅读,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作者的创业艰辛。
内容简介
《安庆路5号》是由多位汽车行业一线记者阅读数百万字资料,采访了一汽及一汽-大众不同战线、不同岗位的100位建设者,以他们的亲历为坐标,以一汽大众的发展为蓝本,倾情书写的有血有肉的一部编年史。本书以对亲历者的采访为主线,内容翔实,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反映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公司美好的未来愿景。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作者的创业艰辛。本书适合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蔚宏男,专职从事汽车行业采访 30 年,现为《长春日报》主任记者、今日汽车主编,90 年代开创了东北地区报纸中的第一个汽车版,曾为搜狐、新浪的专栏作者、特约评论员,笔名“蓝畔”。主编《中国汽车走进新时代》一书在 1999 年首届长春汽博会上首发。从事新闻工作 30 年期间,撰写各类新闻作品数千篇,其中汽车行业相关文章 2000 多篇,多篇报道先后获得中央、省、市新闻奖。获长春市政府嘉奖一次。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章 果断合资,艰难创业
第一节 两个巨人,一拍即合
第二节 台前幕后,紧锣密鼓
第三节 情定威斯摩兰
第四节 伟大的迁移
第五节 从零开始
第六节 第一任总经理的三大难题
第七节 “神车”捷达
第八节 人才是基石
第九节 系统带来管理革命
第十节 初与“老外”打交道
第十一节 向实践学习,向伙伴学习
第十二节 很好焊装
第十三节 好的轿车从冲压开始
第十四节 和企业一起成长
第二章 捷达时代,荣光初现
第一节 新官上任抓质量
第二节 让轮子转起来
第三节 跨国文化的融合
第四节 捷达“火”了
第五节 对接最优选的生产方式
第六节 拼搏,创造,创新
第七节 拼出来的市场
第八节 宝来,驾驶者之车
第九节 科学用人机制
第十节 体系能力是强大之本
第十一节 有生命力的产品
第十二节 生产奥迪A6
第十三节 销售权回归
第三章 劾力同心,背水一战
第一节 总经理的“第一信号”
第二节 “疯狂”降成本
第三节 变革之路
第四节 公平竞争系统:AC测评
第五节 跨世纪人才工程
第六节 合作共赢的FE20项目
第七节 新宝来的诞生
第八节 得人心者得市场
第九节 文化是企业的魂
第十节 21世纪初的工厂生活
第四章 居安思危,站高望远
第一节 征途漫漫,步步为营
第二节 棋落成都
第三节 大刀阔斧的变革
第四节 给员工注入精神的力量
第五节 汽车金融绽放异彩
第六节 鱼水关系
第七节 新政结出丰硕之果
第八节 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九节 强化体系,细化流程
第十节 千方百计,总有奇迹
第十一节 能力决定权力
第十二节 捷达,一个不老的传说
第十三节 奥迪的王者之道
第十四节 信任·热爱·智慧
第十五节 开创双赢新境界
第十六节 第四工厂落户佛山
第五章 突破极限,勇攀高峰
第一节 继往开来
第二节 可爱的你们
第三节 西线无战事
第四节 知责思为
第五节 幕后的故事
第六节 多地开花
第七节 职业微笑的背后
第八节 回归·制造本源
第九节 挑战·登峰
第十节 我爱我家
第六章 凝心聚力,重新出发
第一节 攻坚克难
第二节 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第三节 结缘三十年
第四节 活力未来
第五节 我是捷达
第六节 共同抗疫
第七节 你好,2025
写在后面
摘要
     第一章 果断合资,艰难创业 汽车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标志,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缩影。汽车所承载的远超过其本身的功能及用途。 1987年8月,北戴河,国务院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听取了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理事长陈祖涛关于发展轿车的汇报,作出了建立轿车产业的重大决策,确立一汽、二汽、上海为我国“三大”轿车生产基地,天津大发、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为“三小”轿车生产基地,中国汽车工业吹响了向轿车产业进军的冲锋号。 处于北方一隅的一汽,是汽车工业的长子,中国的汽车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在这新的征程里,一汽人没有理由不延续辉煌。放眼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发展100多年,一汽能否把握机遇,迎头赶上,和世界汽车巨头同场竞技?这是摆在一汽领导层面前的问题。 第一节 两个巨人,一拍即合 哈恩博士来访 1987年10月20日,德国大众集团总裁哈恩博士和奥迪公司总裁皮耶希博士乘坐的飞机降落在长春大房身机场。当他们走出机舱时,映人眼帘的是停机坪上一辆尊贵大气的大红旗轿车。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耿昭杰、党委书记李玉堂和一汽的主要领导正站在秋日清冽的微风中迎候他们。哈恩博士走下舷梯,与耿昭杰厂长双手紧紧相握——就在那一刻,开启了中国一汽与德同大众之间一场极富远见、珠联壁合的伟大合作。 说起哈恩博士的那次来访,出任一汽-大众第一任总经理的林敢为至今记忆还十分清晰。那时林敢为还是一汽的总工程师。他说,1985年德国人已经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但是德国人认为上海的汽车工业基础有些薄弱。“哈恩博士对上海仍然不太中意,所以他还想在中国再找一个合作伙伴。”林敢为如是说。 而一汽在那时也正急于和重量的汽车企业合作,想要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快速开始现代化轿车生产制造。一汽吕福源总经济师已经带队去了美国,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整车商务谈判正在进行中,但谈判有些障碍,一汽人正在苦苦求索。 就在这个当口,哈恩博士收到德国大众北京办事处发来的传真,介绍中国一汽已经被国家确定为“三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介绍一汽正在策划起步15万辆的重量轿车项目,介绍一汽已经征地8000亩准备上轿车。这个好!敏锐的哈恩博士立刻给耿昭杰厂长发了一个传真。“我没有想到会那么快就接到可以去看看的邀请。”2018年11月19日,来一汽-大众参加“奥迪进入中同30周年庆典”的哈恩博士,在长春人民大街3233号凯悦酒店的咖啡厅里,接受了《安庆路5号》作者的采访。“耿厂长是个真正的汽车专家,我们在一个招待所的会议室开始坐下交谈,还没有谈一会儿,也就是30分钟左右,耿厂长就说,请您先等一下。然后就出去了。”哈恩博士说,“后来,他告诉我,他出去打了一个电话,通知在美国的人马上中止和克莱斯勒的谈判,回国。”哈恩博士笑着说,“就是这么简单。” 让耿昭杰厂长这么快作出决定,究竟是为什么? 当一汽放眼世界寻求合作伙伴时,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希望同一汽合作,让一汽选择他们的“道奇600”发动机,而且整个发动机工厂都可以卖给一汽,价格比较便宜。一汽着急上轿车,就将发动机购买合同签订了。当进人整车谈判时,美国人坐地涨价,想迫使一汽花大价钱。“反正你已经买了我的发动机了”,美国人这样想。双方谈判陷入僵局,一汽有点儿骑虎难下,耿昭杰厂长心里正憋着一股气。美国人哪里知道,放眼世界的一汽已派人对六个国家中的20个车型做了反复比较,除了道奇车之外,德国大众公司的奥迪轿车外形优美,时代感强,也是一汽上中高级轿车的理想选择。耿昭杰厂长正想着如何能和奥迪公司进行接触。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哈恩博士来长春之前,国家相关部委告诉哈恩博士,只能看,不能谈。因为一汽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国家担心这个时候出什么差池。耿昭杰厂长陪着哈恩博士在一汽马不停蹄地参观,连一汽相对生产条件比较艰苦的铸造厂、锻造厂都去了,而且看得相当仔细、认真。他看到轰鸣的锻锤前满头大汗的一汽人,看到落砂机前灰头土脸的一汽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劳动着,就是在这样的操作环境里,他们却生产出了那么过硬的卡车,哈恩博士有些激动了。他动情地对耿厂长说:“一汽人真是了不起,一看你们就是搞大生产的工厂,你们这里才是真正生产汽车的地方。过去我不知道中国有一汽这么大的汽车企业,如果早知道我们早就合作了。” 耿昭杰厂长本来就对德国大众印象深刻,见哈恩博士对一汽如此倾心,当然就改变了主意,可是道奇的发动机已经买同来了,于是就和哈恩博士提出一个条件,让德国人把一汽已经购买回来的美国“道奇600”发动机装在“奥迪100”车身上。如果德国大众公司能做到,一汽就和德国大众公司合作。自己家的车装别人家的发动机,这在德国大众公司还没有先例,但哈恩博士答应可以破例。看到哈恩博士同意了,耿昭杰厂长笑得很灿烂。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