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存力养育法 日本儿童教育现场

生存力养育法 日本儿童教育现场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李雪红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630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日本儿童教育的独特之处
内容简介
《生存力养育法——日本儿童教育现场》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在日本的中国妈妈,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而亲切的视角。孩子们出生到现在,作者一家一直生活在日本大阪北部的普通社区,养育姐弟俩的"灌水"过程,也是体验日本儿童教育机构落在实处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周围社区居民热心参与教育的过程。每个点滴在孩子们的成长中都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迹,虽然孩子们以后的路很长,除了努力和运气,还有很多不能左右的东西,至少他们的心里有这个学校、社区和家庭合力灌满的水池,不会干涸,就有面对未来的底气。
《生存力养育法——日本儿童教育现场》在学校:生存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社区:全民参与教育;在家庭:用爱和生活守护的教育大本营。
《生存力养育法——日本儿童教育现场》让孩子成为一个体味幸福、创造幸福的人。
目录
Part1学校:生存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01帮了大忙的保育园003
02五花八门的幼儿园007
036岁小朋友的宿营012
04幼儿园的最后一天016
05小学课堂的生活教育021
06小学课堂的道德教育026
07小学课堂的社会教育030
08运动会的幸福感034
09风中奔跑的孩子039
10从身边的自然学起044
11小学的防灾教育048
12"复古"联络册的大作用053
13嘘!老师来家访了!058
14轻松的家长会063
15小学的参观日068
16种菜种瓜072
17和"特殊"孩子相处075
18小学里的"传帮带"079
Part2社区:全民参与教育
01社区夏日祭,盛夏的庙会085
02社区图书馆,书非借不能读也089
03社区大扫除,生活中的集体和互助093
04幼儿园的文化节096
05社区里的"老字号"099
06社区处处有"师父"103
07大阪大婶的金钱观107
08保洁大婶的"美育课"111
09美术老师的发现116
10在家创业的日本妈妈129
11温柔的日本虎妈135
12开在我家的英语班139
13爸爸们的"家庭服务日"143
14大树上建造的秘密基地147
15春假里的学童托管班151
16孩子带着去探险154
Part3家庭:用爱和生活守护的教育大本营
01长大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161
02日本爷爷的新年遗言167
03日本奶奶的自在174
04一旁陪伴的妈妈178
05爱木头的爸爸183
06有个女儿是件很神奇的事189
07"意大利款"儿子194
08制造与每个孩子独处的机会198
09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202
10妙用定时器做时间管理206
11小鬼渐当家210
12孩子们的赤子之心213
13孩子给予的安慰217
14课外班的喜和忧222
15信件里的小小友情227
16孩子的挫折和愿望232
17世界上第二好听的声音235
18让孩子想成为未来的大人240
19乡村劳作中的人生观245
20生命场249
摘要
     帮了大忙的保育园 近些年,随着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很多国家都进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以及劳动力逐渐减少,危机感不错的自然是老龄化排名第一的日本。2018年日本的人口是1。26亿人,其中1/3以上的人口年龄超过60岁,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更是高达27%,而每年的新生儿人数已经连续3年跌破100万人,“少子化”这个词经常可以听到,如何制定解决“少子化”的政策对日本政府来说更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为了提高国民的生育热情,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实际的福利措施,孕妇的产检费用、生产费用、幼儿的疫苗接种费用和医疗费用等方面都基本实现了免费,然而仍然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20世纪末日本泡沫经济瓦解后,经济多年不振,从前普通工薪阶层父亲一个人赚钱养一家人的模式不再持续,更多的家庭需要父母都去工作,那么孩子生出来后,谁来照顾?这才是优选的难题。 中国家庭照顾幼儿的模式一般有两种,长辈来帮忙,或者请保姆,在日本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行,甚至照顾新生儿的“月嫂”职业都很少见。日本的家庭构成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核心化”,家庭成员结构简单,成年子女很少与父母同住,少数三代同堂的家庭即使同住,饮食起居也是分开的。“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老人们很少参与照顾和教育孙辈的工作。国土资源少导致住房面积小,国民比较注重隐私,加上居高不下的人工费,从居住和经济层面上说,请住家保姆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育儿的重任仍然更多地落在妈妈们身上,孩子出生前后亲妈或者婆婆会来帮忙两周左右,之后就全得靠自己了。 工作的妈妈们如何照顾幼儿又不失去工作的机会?除了长达14周的产假外,很多公司都有一年到一年半的育儿休假,其间由政府机构发放约等于2/3工资的补贴,休假结束后,妈妈们回去上班,把孩子送到保育园,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去的“托儿所”。 从前传统日本家庭都认定“孩子3岁以前必须由母亲在家照顾”这个宗旨,认为很小就去保育园的孩子很可怜,很多女性生了孩子就辞职在家做全职主妇,对保育园的需求不多,客观上导致保育园整体数量少。而现在日本年轻人的想法有了很大改变,加上经济不景气和育儿费用日渐高涨,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生活的年轻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保育园的需求量大增,但是相应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婴幼儿进不了保育园被称为“待机儿童”,一度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几年,日本新建了很多接收0~2岁孩子的保育园,极大地缓解了照顾孩子和保持就业的矛盾。就拿大阪地区来说,2017年新生儿66602人,保育园有将近300所,加上一些企业内部的小型保育设施,已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婴幼儿很容易发烧生病,很多医院诊所还能提供照顾生病孩子的服务,有专业的人员支持,更是解决了父母的后顾之忧。 在中国,双职工家庭很普遍,从小长大的环境教育女性是“半边天”,要工作、要保持经济独立,我来日本后一直在工作,生了女儿和儿子之后,经过一年多的育儿休假,都回到单位继续工作。孩子们怎么照顾呢?全靠日本的保育园。照顾婴幼儿本身是件非常需要体力的事,有体力有经验的专业保育员更有优势。要照顾一两岁刚会走的幼儿,需要躬身俯首的跟随,如果再加上晚睡,太辛苦。父母年纪大了,本身就有腰疼腿疼的毛病,需要更多的休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让父母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帮忙带孩子总觉得于心不忍。我身边有很多中国女性朋友,能在自己养育两三个孩子的同时保持着工作和职业发展,都得益于日本专业又安全的保育园。 我家姐弟俩都是1岁半开始去的保育园,有的妈妈休完产假就上班,几个月大的小婴儿也可以送去。保育园公立的居多,接收0~6岁的婴幼儿,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只接收0~2岁的孩子,3岁后再选择去保育园还是幼儿园,幼儿园数量多,可选择的余地也更大。 保育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保证孩子的安全,让家长特别放心。接收低年龄孩子的人数有,是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需要配备的老师比较多,比如0~2岁,孩子们没有自主行动能力,3个小朋友就必须配备一个老师,这是考虑到遇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一个老师两手各抱一个、后面再背一个,最多只能带3个孩子。3岁左右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摇摇摆摆地跑了,相应地老师也可以少一些。如果路过开放式的保育园,经常能看到老师抱着或者用背带背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在园内活动,刚会走路的孩子像小鸭子一样跟着老师在园外散步,非常可爱。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