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查德·瓦格纳 拜罗伊特的巫师

理查德·瓦格纳 拜罗伊特的巫师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作者: (英)巴里·米灵顿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23205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是音乐目前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了众多引人入胜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其丰富性和调性实验挑战了音乐的传统,最终为现代主义铺平了道路。这本书对瓦格纳的生活、创作和时代进行了深入而又平易近人的描述,包括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广泛主题:从作曲家的灵感来源、他对异国丝绸的迷恋、他与妻子和情妇的关系,到反犹太主义的指控、歌剧的原始电影性质,以及动荡的拜罗伊特音乐节。利用新的学术成果——很多都是作者自己亲为,巴里·米灵顿重新评估了对于瓦格纳及其作品的看法,指出了错误的观点,支持正确的批判,其结果是对这位令人困惑的作曲家的一次激进的——偶尔是挑衅的——重新评价。
作者简介
巴里·米灵顿是英国《伦敦旗帜晚报》首席音乐评论员,也是《瓦格纳期刊》的编辑。他先后撰写、编辑了七本关于瓦格纳的书,除了写作,巴里·米灵顿还在拜罗伊特音乐节及其他地方担任戏剧顾问。
目录
“音乐大师传记译丛”总序

1.父亲是谁:生父与童年
2.习艺之路:年轻的学徒
3.为衣食奔波:最初的职业生涯
4.在轭下:德累斯顿的乐长
5.永恒的流浪者:《漂泊的荷兰人》
6.苦寻维纳斯:《汤豪瑟》
7.传统歌剧的天鹅之歌:《罗恩格林》
8.革命之路:德累斯顿的起义
9.苏黎世那几年:瓦格纳在瑞士的流亡岁月
10.瓦尔哈拉的兴亡:《尼伯龙人的指环》
11.“我专享的挚友”:弗朗茨·李斯特
12.缪斯、情妇与母性:瓦格纳的女人们
13.拜罗伊特怪兽:瓦格纳的人格
14.总是不够:瓦格纳与钱
15.在粉色中:丝绸与天鹅绒对于瓦格纳生活的意义
16.“我顶礼膜拜的天使之友”:路德维希二世
17.致命的吸引:《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8.“现在要紧的是艺术”:《纽伦堡的师傅歌手》
19.牡蛎中的砂子:瓦格纳生活与工作中的反犹问题
20.创造的火花:瓦格纳作品中的灵感渊源
21.静静的受苦者:柯西玛·瓦格纳
22.特里布申牧歌:琉森岁月
23.众神之家:拜罗伊特的事业
24.瓦格纳的品牌:《帕西法尔》
25.命终威尼斯:瓦格纳的最后日子
26.形形色色的瓦格纳分子:瓦格纳崇拜的传播
27.淘金之路:瓦格纳与电影
28.拜罗伊特上空的万字旗:瓦格纳与第三帝国
29.适应新体制:孙辈开辟拜罗伊特的新时期
30.老树新花:拜罗伊特的今天与未来的展望
瓦格纳生平与创作年表
注释
选读文献
音响音像资料选介
图片来源
索引
译者后记
摘要
     1.父亲是谁:生父与童年 你不认为他是个音乐天才吗? ——路德维希·盖耶尔 在瓦格纳即将出生之际,饱经战火的萨克森正处在多事之秋。拿破仑大军正在逼近,而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的联军也在日复一日地准备着抗击来犯之敌。 5月22日的清晨,莱比锡布吕赫尔街[Bruhl]“白红狮楼”[原注:原文如此;译按:当为“红白狮楼”]上,治安警察瓦格纳最小的儿子用他的第一声啼哭迎接了这个乱世的光明。两天以来,隆隆炮声在莱比锡以东九十英里的包岑[Bautzen]原野上几乎未曾停止:拿破仑获得了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两万五千名法军伤亡,而且没有俘虏与缴获。 这是瓦格纳最早的传记作者之一卡尔·弗利德里希·格拉森纳普[Carl Friedrich Glasenapp]的记述。虽然这是对于当时萨克森日常生活中兵火不断的情景的形象描写,不过也只是点到为止而已。例如,布吕赫尔既是莱比锡的一条街道,也是一个街区,隶属于该城的犹太人聚居地。也即是说,十九世纪的反犹主义者竟然是在一处与他后来狂热攻击的那个民族的住家、商店与教堂比邻而居的房屋中开始第一次呼吸的。 不过,这个孩子当真是“治安警官瓦格纳之子”吗?(这位名叫卡尔·弗利德里希·瓦格纳的小官吏随即在11月死于一场由战争带来的横扫莱比锡的伤寒病中。)或者说,他真正的父亲其实就是弗利德里希的密友、在其殁后照顾他的遗属并将瓦格纳视同己出抚养长大的路德维希·盖耶尔?(这个男孩在十四岁前都以盖耶尔为姓,直到继父死后数年才恢复本姓。)弗利德里希的遗孀约翰娜·罗西娜(当时已经怀上了瓦格纳的幼妹赛西莉)在弗利德里希死后不久就嫁给了盖耶尔,时在1814年8月28日,并随其迁居到了德累斯顿。不过,尽管理查德与赛西莉长得很像,这却不能作为盖耶尔是其生父的明证,因为她与其长兄阿尔伯特也多有肖似,而后者的出生远在盖耶尔出现之前。 瓦格纳生父的真相始终耐人寻味、不得而知并不可知。可能最为重要的事实是:瓦格纳一度认定盖耶尔就是他的父亲。然而即便尼采和其他同时代人曾经暗示过,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盖耶尔有犹太血统,而他的新教信仰却是毋庸置疑的。 而难解之处并不限于瓦格纳的父系血统。他的母亲,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谜。在数十年前,约翰娜·罗西娜还被认为很可能是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爵康斯坦丁的私生女。这个故事可能是约翰娜本人编造的,而瓦格纳也参与其中,为的是使自己仿佛具有贵族血胤。不过马丁·格雷戈尔-德林在198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约翰娜确实是公爵的一名情妇。身为魏森菲尔[Weissenfels]卑微的面包师之女,她吸引了康斯坦丁公爵猎艳的眼神,后者凭借习俗与特权对她始乱终弃。更确切地说,他在1793年的一次战事中突然死去,而时年十九岁的约翰娜被负责善后的公爵府发给五十塔勒的补偿金了事。让其“好自为之,安守天命”。约翰娜除了自己的聪明干练外一无所有,被迫重新做人。于是,布吕赫尔街上的公爵曾流连过的简朴住宅(无疑是在此诱骗了她)被说成了一所“精心选择的寄宿学校”,这位与之瓜葛的贵人则成为“父亲般的高贵友人”,甚至是“一位魏玛的王子”。 P9-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