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旅游百人谈(第1辑)

旅游百人谈(第1辑)

  • 字数: 3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作者: 王兴斌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32669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旅游百人谈》,是“旅游百人会”的第一辑“群刊”。 本书几十篇文章涉及中国旅游业的政策形势、文化创意、数字经济、市场营销、乡村振兴、景区开发、主题游乐和业态创新等8个专题,反映了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走势、新业态和新课题。“旅游百人会”的40多位“百友”,每人从各自独立角度写作一篇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窥探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若干动向。
作者简介
任国才,旅游百人会发起人,现任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兼任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创意旅游专委会主任、浙江大学MBA企业导师、中山大学MTA研究生导师、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丽江市、安顺市、横店影视城、马迭尔集团等旅游发展顾问,上海市、浙江省等多省市旅游培训专家,上海东方大讲堂、广州大讲堂、浙江文旅大讲坛特邀专家嘉宾。旅行考察几十个国家和中国1000多个区县市,出版《任在旅途》系列著作。
目录
序言
政策形势篇
试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八个“不平衡不充分”
发好“两会”里的旅游声音
文旅大消费产业如何无界创新
后疫情时代中国文旅产业的未来之路
国际化旅游智库建设方略——以三亚为例
文化创意篇
旅游IP是怎样炼成的
讲好文旅IP故事的重要性及文旅创意的几点思考
存量博弈时代高效文旅做认知
老店改造点亮旧城国际化文旅——以中国台北大稻埕为例
漫谈冰雪主题园的设计与创新
数字经济篇
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大数据+水系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数字经济新模式
国学智慧与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市场营销篇
山东省美国入境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剖析
用张家界旅游营销的实践诠释旅游目的地创新营销
城市营销、文旅推广与媒体担当——以宁波为例
摄影是旅游的生产力
盛会产业与旅游目的地品牌识别
乡村振兴篇
“好看小镇”的意义和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
落地可行的乡村规划怎么做
良户古村:一个艺术小镇的诞生
从大理双廊的实例看村镇一级旅游开发的要点
婺源文创“篁岭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样板
千年康养地长久兴旺乡——长兴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景区开发篇
“横店影视城+”的战略与实践
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索”定冠豸山——福建省第一条进口索道的故事
现代性与主题景区产品策划体验要素的探索——以深圳锦绣中华泼水狂欢项目为例
景区开发之我见——从黄山模式看海螺沟景区发展
景区度假化:发展趋势与产品力投资模型
赣南红土地上的新丫山
从“圆融文化、快乐管理”说开去
旅游项目开发操盘中的坑与路
主题游乐篇
概论主题公园品牌扩张策略
小天地,大玩家——中国户外无动力乐园的演变与探索
水上乐园的投资狂潮,投资大鳄HOLD得住吗
浅析黑暗骑乘(Dark Ride)精品项目的技术实现
主题乐园的理论与实践——以淮安西游记文化体验园为例
浅谈中国旅游演艺项目的规划与发展
论旅游演艺产品的打造及运营——以印象大红袍项目为例
业态创新篇
浅谈中国境外自驾旅行的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
论中国汽车文化与俱乐部发展
专注儿童场域经济的成功密钥:—个主题做透—个产业与代位消费
文旅产业的业态拓展与大健康——以川投大健康产业为例
产教融合下的文旅项目探索实践
从四个维度思考文旅内容制造——以重庆洪崖洞为例
后记
摘要
     试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八个“不平衡不充分” 王兴武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只不过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形式不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状态、水平也不同。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为“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的历史,这种奋斗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容、方式也不同。看看人类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岩画,通过石器时代用贝壳、玉石、鱼骨制作的女性饰物,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要具体研究“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具体特点,才能找到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向、途径与方式。 十九大报告的这个论断可以指导与民生相关的产业、行业和部门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政策。本文用这个论断来观察我国的旅游业,可否作这样的表述:“我国的旅游业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旅游业存在的“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旅游二元结构式的“不平衡不充分” 全体国民收入不平衡的程度严重到什么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大陆总人口13.83亿,“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占人口1/5的高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月均4938元),占人口1/5的中等偏上收人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月均2666元),占人口1/5的中等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月均1744元),占人口1/5的中等偏下收人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月均1075元),占人口1/5的低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月均461元)。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高收人人群与低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0倍以上。其实真实情况比这更严酷。约占人口1/10的富裕群体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何止5万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月均1985元),在这样一种收入的情况下,所谓人均出游3次掩盖了国民出游严重不平衡的实际状况。笔者据此推测,1亿多的富豪群体是国内高端旅游和出境旅游的主体,约2亿的高收人群体是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中端消费的主体,近3亿的中等偏上收入和中等收入城镇居民参加国内近程、廉价旅游(他们往往是低价游、零团费的主要群体),占城乡人口一半左右的中等偏下收入、中低收入、低收人群体没有参加旅游。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说明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比例小,国民贫富二元结构决定了旅游市场消费的二元结构式的“不平衡不充分”。 二、城乡居民旅游二元结构式的“不平衡不充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33616元(月均28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月均1030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相差近3倍。其实真实情况比这更严重。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