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研究

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研究

  • 字数: 2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815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立足当前现实、总结历史经验与做法、面向未来发展,提出并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相关概念、研究维度、价值意蕴,通过探究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现实经验,解析了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合力形成的动力、过程、保障及效力等内在机理性问题。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阶段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综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合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依据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邓卓明,1956年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政协重庆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委托和规划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等20余项课题的研究。著有《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青年人生观问题研究》、《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专题研究》、《社会时尚的嬗变与青年价值观研究》、《当代社会时尚与大学生》、《社会思潮专题研究》等专著、教材20余部;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 社会思潮的含义
二 引领社会思潮的含义
三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含义
四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主体界说
第二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研究维度
一 历史维度
二 方法维度
三 现实维度
第三节 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价值意蕴
一 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 汇聚凝心聚力的正能量
三 适应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
四 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趋势
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追求
第二章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一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力的思想
二 关于合力的思想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合力的思想
第二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研究的知识借鉴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二 系统论中的相关思想
三 协同学中的相关思想
第三章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形成的动力
一 应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需要
二 多元社会主体利益调节与价值凝聚的需要
第二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形成的方式
一 齐抓共管形成国家意识形态的统筹治理
二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量
三 注重多元组织机构的社会协同
四 针对群体差异实施分层目标导向
第三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形成的保障
一 思想保障
二 队伍保障
三 制度保障
第四节 引领社会思潮合力形成的效力
一 理论说服力
二 价值凝聚力
三 阵地主导力
四 治理整合力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主要做法
第一节 形成引领队伍合力
一 不断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三 注重建立主辅结合的引领队伍
第二节 注重思想理论合力
一 坚持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相结合
二 不断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三 聚合理论引领合力
第三节 强化文化价值合力
一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中增强文化生命力
二 在批判、继承与借鉴中提升文化认同力
三 持续提升价值内驱力和塑造力
第四节 探索路径方法合力
一 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则
二 根据不同的引领对象建构方法体系
三 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平台实现路径引领
第五节 营造环境舆论合力
一 在把握国内大局势国际大气候中增强环境协同力
二 在媒体宣传与社会动员结合中形成舆论影响力
三 在与时俱进中提升舆论传播影响力
第五章 国外形成应对社会思潮合力的主要做法
第一节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应对社会思潮合力的主要做法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反对错误社会思潮融合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融合
三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密切联系群众融合
四 发挥人民团体与宗教团体的作用
五 大众传媒正面宣传与有效管控融合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应对社会思潮合力的主要做法
一 注重法治建设、社会改革和文化发展的结合
二 推动西方“普世价值”观与宗教精神结合
三 主动设置议题与媒体助推结合
四 党派角逐与多主体参与结合
五 通过社会治理助推形成应对合力
第六章 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面临的机遇
一 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积极条件
三 国家实力的增强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 国家网络信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载体
五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强化夯实了社会基础
第二节 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的挑战
二 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不足的挑战
三 网络空间社会思潮传播异常活跃的挑战
四 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价值观渗透的挑战”
五 执政党内存在部分消极腐败现象的挑战
第七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路径
第一节 坚持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方向
一 在理论认同中增强引领社会思潮合力
二 在价值认同中增强引领社会思潮合力
三 在文化认同中增强引领社会思潮合力
第二节 增强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主体力量
一 构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引领工作机制
二 增强主体构建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意识
三 提升主体构建引领社会思潮合力的能力
第三节 推动引领社会思潮的改革创新
一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 坚持加强宣传教育与注重规范管理相结合
三 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相结合
主要参考书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