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话剧艺术家访谈与研究 第4辑

中国话剧艺术家访谈与研究 第4辑

  • 字数: 3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66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采用对话体、传记体的形式呈现,旨在还原和丰富中国话剧历史的整体面貌,为后来者研究中国话剧史提供第一手资料。以有涯之生命追无涯之学问,以现实之步履追时光之迅疾。 ◎以对话体的方式,对在世的话剧艺术家进行采访和记录。这是一次抢救性的资料挖掘与搜集,以史证史、以人证人,对于访谈内容进行梳理、辨析、考证、认定,真实地记录和保留了带有生命质感的艺术资源。 ◎以传记体的方式,对已逝的话剧艺术家或者不便采访的话剧艺术家进行艺术总结。力求做到资料收集的全面、传主个性的凸显、艺术生命的完整、历史评价的精准、学术研究的新见。 ◎对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国话剧艺术家(包括院团管理者、剧作家、演员、导演、舞美等)进行调研、访谈、研究,以抢救蕴藏在他们心中活态的、个体化的、经验性的艺术经验,记录其生平事迹、艺术道路、重要作品、创作心得等。 ◎涉及被采访者、被研究者众多,既有首屈一指的大艺术家,也有基层院团的话剧艺术工作者;既有京、沪文化中心区域话剧成就的体现者,也有边疆地区话剧艺术的坚守者。 ◎在“访谈”中回望和审视话剧历史创造中的生命个体,在“研究”中探究话剧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和艺术业绩。如果说“访谈”是与前辈话剧艺术家的心灵对话,那么聚焦于话剧艺术家的“研究”将是学术探索的开始。 ◎重点考察和描述中国话剧的历史进程,对剧作家、剧作、戏剧现象以及艺术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总结中国话剧发展的深层规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史鉴今,以今溯史,史论结合,深化学理。
内容简介
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史进程,在话剧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艺术家,其中包括话剧表演艺术家、导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话剧史论专家,以及院团、剧场管理专家,等等,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参与了中国话剧历史建构,为话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采用对话体、纪传体的记录方式,通过调研、访谈、研究,记录了刘厚生、吕凉、姚锡娟、童道明、查明哲、邹静之、梁冠华、初莲、扎西顿珠、王延松、王志洪、李利宏、刘杏林、赵家捷、霍秉全、邢辛、李羊朵十七位中国话剧艺术家的生平事迹、艺术道路、重要作品、经验心得等珍贵历史资料,旨在还原和丰富中国话剧历史的整体面貌,为后来者研究中国话剧史提供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目录
刘厚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吕凉:用良心努力塑造“这一个”
姚锡娟:经典滋养长成的参天大树
童道明:在戏剧的诗意里栖居
查明哲: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文坛盛事
邹静之:将戏剧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梁冠华:表演艺术要不忘初心
初莲:大连话剧的浴火重生
扎西顿珠:雪域高原上的艺术雄鹰
王延松:“创造心中最理想的观众”
王志洪:宁夏话剧传奇的
李利宏:诗情画意,艺术坚守
刘杏林:虚实相生,以诗入画、因画成景
赵家捷:贴近时代的喜剧和正剧
霍秉全:用戏剧诠释工匠精神
邢辛:实践出真知的舞台灯光师
李羊朵:鼓楼西剧场的“横空出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