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儿推拿一本通

小儿推拿一本通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719072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没有什么比孩子生病更让人心焦的。其实,生活中孩子常见的小病痛,如感冒、咳嗽、发热、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夜啼等,父母们通过捏捏按按就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本书讲解了小儿推拿基本知识、常用穴位、小儿实用保健推拿法、多种常见病症的推拿手法,深入浅出地教会父母用自己的双手为小儿缓解病痛。即使没有专业医学背景和相关知识储备的家长也能一学就会,一看就懂。书中还配有真人图片及二维码,父母只需按图操作,扫码看视频,就能解决找穴不准或操作不当的困扰。父母可结合小儿的自身情况进行推拿,缓解孩子病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录
PART1推拿保卫健康,呵护孩子一生幸福
孩子成长分期看,父母熟知助育儿
小儿的生理与病理特点——细致养护需了解
望闻问切让小儿告别"有病难言"
推拿对小儿的好处——父母守护孩子健康的第一课
小儿经穴有特点,掌握窍门见效快
小儿推拿须知——深人了解是改善疾病的良好开端
手法仔细看——小儿推拿的推荐功课
对症加介质,小儿推拿效果增
PART2图解小儿特效穴——孩子身上的"灵丹妙药"
小儿头面部腧穴
01开天门
02推坎宫
03点按上星
04揉按天庭
05揉按天心
06揉按印堂
07揉按太阳
08掐按山根
09掐按准头
10掐按延年
11掐按人中
12揉按目窗
13揉按前顶
14揉按百会
15揉按四神聪
……
摘要
     小儿经穴有特点,掌握窍门见效快 由于小儿容易哭闹、反抗,会给一般的取穴治疗带来不便。因此,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以头部和四肢为主的小儿特定穴位刺激方法,再加上一定的取穴技巧,能有助于精准取穴,保证小儿推拿的效果。 有些小儿经络穴位在应用方面和成人有相同之处,比如太阳、人中、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也有与成人截然不同的地方,比如成人推拿攒竹穴,小儿叫“推坎宫”。 小儿的特定穴位,大部分分布在肌肉纹理、节结等凹陷处,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如孔点状:小天心、一窝风、二扇门、精宁等;从点到点的线状:三关、天河水、六腑、坎宫等;人体的某一部位呈面状:腹、胁肋、五经等。 小儿穴位的命名特点有三类:一是根据经络脏腑的名称命名,如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等;二是根据解剖部位命名,如四横纹、掌小横纹、天柱等;三是根据人体部位命名,如五指节、脐、腹、脊等。了解这些穴位命名的依据,有助于家长掌握这些特定穴位的定位。 施行小儿穴位疗法,穴位推拿所需要操作的时间和次数,一般要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情等来决定,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酌情增减。小儿穴位疗法中最主要的5条关键经络全都在孩子的五指上,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巨大财富,故有“小儿百脉汇于双掌”的说法。孩子的5根手指分别对应着脾、肝、心、肺、肾,推拿孩子的5根手指就可以调理五脏,还可以防治多种小儿疾病。 父母在帮小儿推拿的时候,找准穴位很重要,就是找对位置进行推拿,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保健功效。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大家都能够用得上的简单的寻找穴位的窍门。体表标志取穴法 体表标志取穴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人体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 固定标志: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凸起、凹陷及五官轮廓、指甲、乳头、肚脐等部位,是不受人体活动影响,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以肚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穴,脐中上1寸是水分穴,脐中下1寸是阴交穴,脐旁开2寸是天枢穴等。 活动标志:关节、肌肉、肌腱及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部位,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以此定位腧穴位置。如: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是颊车穴;让掌五指在同一平面,拇指与其余四指成90度,拇指根部两个肌腱间的凹陷就是阳溪穴等。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是幼儿推拿中最简便、最常用的取穴方法。利用自身手指作为测量穴位的尺度,中医称为“同身寸”。人有高矮胖瘦,不同的人的手指尺寸也不一样。因此,找小儿身上的穴位时,要以小儿自身的手指作为参照物,切勿用大人的手指去测量。 1寸:拇指指间关节的横向宽度。 1.5寸:食指和中指二指指幅横宽。 2寸: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指幅横宽。 3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为准,四指横向宽度。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如:眉间到前发际正中为3寸;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为12寸;两乳头间为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等。 P12-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