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废弃采石矿山:形态、审美与修复再生

废弃采石矿山:形态、审美与修复再生

  • 字数: 43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崔庆伟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571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快速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我国日益增多的采石矿场及其废弃地在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与环境干扰同时,也形成多种独特形态的地貌景观类型。本书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在对我国采石矿场及其废弃地形成机制与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尝试从风景审美、生态审美和废墟审美三个视角分别对其在物质空间、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方面的审美价值进行识别与发掘,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利用此类废弃地开展生态保育、游憩建设、旅游或地产开发实践的相关理念、策略、方法与技术,从而构建出基于价值识别的采石废弃矿山景观重建规划设计方法体系。
作者简介
崔庆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风景营造与棕地再生。2003—2007年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设计方向)攻读学士学位:2007~2015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2011—2012年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访问学习。2011年以来从事采矿废弃地景观形态特征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多项废弃矿山规划设计项目。针对许多矿山修复实践的“清除式”工程治理弊端,主张通过多专业协作开展深入全面的场地分析和资源评价,并借助因地制宜的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实现采矿废弃地潜在的生态、美学和社会经济价值识别、保护与发掘。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硏究缘起
1.2相关概念释义
第2章采石废弃地的形成机制与形态特征
2.1我国采石生产及采石场基本概况
2.2采石废弃地形成机制
2.3采石废弃地形态特征
第3章采石废弃地的修复改造再利用与审美价值概述
3.1采石废弃地属于第四自然
3.2采石废弃地的修复改造再利用概述
3.3采石废弃地的审美价值概述
……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