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路径与模式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西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路径与模式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字数: 2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杨亚东 等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16515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擦亮四川省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目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通过对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的系列路径调研,针对目前发展的现状提出一系列建议。
目录
一、总论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
(一)历史逻辑:经济发展中城乡、工农关系演进规律
(二)现实需求:农业农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短板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与战略内涵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特征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厘清若干关系
四、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与客观需求
(一)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
(二)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求
五、四川省推动乡村振兴的对标分析
(一)四川省乡村发展现状的对标检视
(二)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值得借鉴的做法:以江浙为例
六、四川省推动乡村振兴的短板制约
(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难,“川字号”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规模化经营推进缓慢,土地细碎化制约仍存在
(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农民生活品质亟待提升
(四)基层调适能力趋弱化,乡村治理成本不断攀升
(五)乡村劳动力严重缺失,“未来谁种地”问题严峻
(六)集体经济改革推进难,乡村发展内生活力不足
(七)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
(八)乡村传统文化渐衰落,文化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七、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规划约束引导,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三)推动农业提质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四)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五)保护弘扬传承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气象
(六)围绕促进“三治”融合,优化乡村治理体系
(七)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八、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模式和创新经验
(一)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模式
(二)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经验
九、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目标与路径分析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共性难题
(二)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短板环节和薄弱领域
(三)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路径
参考文献
附件 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