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狱变

地狱变

  • 字数: 1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3230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文字洗练、狷狂、典雅,有太白的风骨,也有爱伦·坡的诡异。作者对人性的刻画更是触目惊心,甚至令人胆寒。 ★小说题材大多取自历史,取古代的事实,注进新的生命,在作者细腻丰富的感情与飘逸疏狂的艺术构想下,成为日本文坛一道独特的景致。 ★芥川龙之介艺术感受性敏锐,是一位信奉艺术至上、为艺术呕心沥血的人,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有一种直指灵魂的颤栗感。 ★鲁迅、夏目漱石、村上春树一致推崇的小说家,创造出了一部部剖析人性、色调悲怆的旷世杰作。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芥川龙之介11篇短篇小说,以《地狱变》为代表的作品则表现了“为艺术的艺术”的孤独者的人生悲歌。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成“艺术至上”的理想,这沉痛代价的背后是孤独灵魂的痛苦咆哮。作者从独特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出发,冷峻地观照了“他人即地狱”的彼时日本社会心理。这种畸形的个体心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出生于东京,本姓新原,后过继给舅父做养子,改姓芥川。芥川自幼就受到中国文学的熏陶,后来又广泛涉猎西欧文学名著。1915年发表小说《罗生门》,第二年发表《鼻子》后,因夏目漱石的赞赏而崭露头角。在以后12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写下了《戏作三昧》《地狱变》《橘子》《将军》《玄鹤山房》《齿轮》《某傻子的一生》等一系列珠玑般的短篇小说,成为日本近代极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目录
地狱变001
海市蜃楼035
孤独地狱045
妖婆051
死后087
点鬼簿095
齿轮103
好色143
玄鹤山房165
梦187
往生画卷197
摘要
     一 堀川大公那样的人,往昔自不必说,到了后世,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和他相比的了。据说在他诞生以前,他母亲曾梦见大威德明王大驾光临。因此他天生的禀赋,和普通人就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一生行事,没一件不出人意料。远的不提,就说堀川府邸的规模吧,说壮观也罢,说雄伟也罢,反正独具一格,远非我等庸人之见所及。外面不少议论,把大公的性格比之秦始皇、隋炀帝,那也不过如俗话所说“瞎子摸象”,老爷的尊意,绝不是自图荣华富贵,而是体念百姓的疾苦,也就是说,他有着以普天下之乐为乐的那种豁达的气度。 因此,遇到二条大宫的百鬼夜行,他也全不害怕。另外,因模仿陆奥盐釜景致而闻名的东三条河原院,据说里面夜夜出现融左大臣的幽灵,它也肯定是在受到大公斥责之后才销声匿迹的。大公既然这样的威风凛凛,那时候京都的男女老幼,只要一谈起来,当然也就异口同声地尊崇他是菩萨再生,这也绝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有一次,大公参加了大内的梅花宴回来,拉车的牛在路上使性子,撞翻了一位过路的老人。但是这个老人反而合手膜拜,感谢给大公的牛撞上了。 由此之故,大公一生留下了许许多多足以传之后世的奇闻逸事。例如他在宫廷大宴上,一高兴,就赏人白马三十匹;叫宠爱的童子为长良桥舍身奠基;叫一位有华佗之术的震旦僧,给他的腿疮开刀——像这样的故事,真是屈指难数。不过,诸多逸事之中,最恐怖的,莫过于至今仍视为传家之宝的地狱变屏风的由来。就连一向不露声色的大公,当时似乎也为之震惊。至于我们这些内侍吓得魂飞魄散,就更用不着去说了。其中比方是我,给大公奉职二十年来,也从来没见到过这样凄厉的场面。 不过,在讲这个故事之前,先得说说那座地狱变屏风的创作者——画师良秀的事儿。 二 讲起良秀,直到今天,大概也还有人记得。当时良秀是名重一时的画师,论起绘画的才华,无人能出其右。发生那事的时候,他已过了五十大关,有年纪了。模样是一个矮小的、瘦得皮包骨头的、脾气很坏的老头儿。来府里拜谒大公时,他总是穿一件丁香色的猎衣,戴着乌布软帽。良秀的人品极为低下,他有一张不像老人该有的血红的嘴,显得特别难看,好像野兽。有人说,那是因为舔画笔的缘故,可不知是不是这么回事。更有些尖嘴薄舌的人,说良秀的形容举止像个猴子,竟给他起了个诨名叫作“猿秀”。 起这个诨名也有一段故事。良秀有个独生女儿,年方十五,当时在堀川大公的府中做小侍女,她是个甜美可爱的姑娘,接近不像生身父亲,可能因为早年丧母,年纪虽小,却特别懂事、伶俐,对世事很关心。夫人和众侍女都很喜欢她。 有一次,丹波国献上了一只驯化了的猴子。顽皮的小公子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良秀,那小猴子本来模样就够滑稽的,再有这么个名字,府邸里没有一个人不笑的。为了好玩,大家见它趴在大院松树上,或躺在房间席子上,便叫着良秀良秀,逗它玩乐,故意捉弄它。 有一天,方才已经讲过的良秀的女儿,手拿系着一封信札的红梅枝,打长廊经过,只见廊门外逃来那只小猴良秀,大概腿给打伤了,爬不上廊柱,一拐一拐地跑着。后头,举着一根树条的小公子一路追来,边追边喊:“好个偷橘贼!还不站住,还不站住!”良秀女儿见了,略一踌躇,这时逃过来的小猴抓住她的裙边,呜呜地直叫——她心里不忍,一手提着梅枝,一手将紫色的大袖轻轻一甩,把猴儿抱了起来,向小公子弯了弯腰,柔和地说:“恕我冒犯。到底是个畜生,请您饶了它吧!” 小公子正追得起劲,马上脸孔一板,顿起脚来: “为什么护着它?那猴子是偷橘子的贼!” “畜生呀,不懂事嘛……” 女儿又求着情,轻轻地一笑: “再说叫起良秀来,总觉得是父亲挨打受骂,不忍心看着不管。”她如此一说,迫得小公子也只好罢手了。 “是吗?既然你是为父亲求情,那我姑且饶过它吧。”公子勉勉强强地应允,将木棒一丢,转身回房去了。 从此以后,良秀女儿便和小猴亲热起来。女儿把公主给她的金铃用红绸系在猴儿脖子上。猴儿依恋着她,不管遇到什么总绕在她的身边不肯离开。有一次姑娘感染风寒,躺在床上,小猴子便规规矩矩地坐在她枕头边,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一个劲儿地啃自己的爪子。 奇怪的是,从此也没人再欺侮小猴了,最后连小公子也对它好了,不但常常喂它栗子,而且如果有哪个仆人踢了这小猴,小公子就会勃然大怒。据说一次大公特意叫良秀女儿抱猴参见,大概也是因为听说少女喜爱小猴的缘故吧。 “有孝心,该赏该赏!”大公当场赏了她一件红衬衣,而小猴也学着姑娘的样儿,恭恭敬敬地拜受了这件衬衣。大公一看,更是欣喜万分。因此大公分外宠爱良秀的闺女,是出于喜欢她爱护猴儿的一片孝心,并不是世上所说的出于好色……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