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孩子的数学三书(1-3)

孩子的数学三书(1-3)

  • 字数: 4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薰宇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723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有名数学家、中小学数学教材审订者写给中学生的数学辅导书,诺奖获得者杨振宁、有名数学家谷超豪联袂推荐 ◆孩子对数学没兴趣?刷题苦练还是掌握不了解题方法?找不到合适的数学提升教材?一套书统统为你解决 ◆《数学趣味》:11个有趣的数学讲话,激发对数学的探索欲望 ◆《马先生谈算学》:30堂实战数学课,解答日常遇见的百种应用难题 ◆《数学的园地》:14篇导览文章,算数、代数、几何、集合论……深入数学各大领域 ◆三书从易到难、从抽象思维到解题应用,全方位培养13—18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育大家真传,让孩子爱上数学、爱用数学,偏科生读了也不会头痛,有用又好玩 ◆以开明书店原版为底本,特邀数学专家审校勘误,图表精准重绘,增加随文注释,阅读无障碍 ◆大开本设计,阅读便携;进口纸张,印刷清晰,手感柔软
内容简介
《给孩子的数学三书》是有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写给13-18岁中学生的数学课外读物,由《数学趣味》《马先生谈算学》《数学的园地》三本书组成。三书从易到难、从抽象思维到解题应用,全方位培养13-18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趣味》数学是什么?数学有什么用?生活中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本书收录了11篇作者发表在《中学生》杂志“数学讲话”栏目的文章,以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讲述,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欲望。《马先生谈算学》本书虚构了“马先生”这一教师角色,用讲故事的方式,探讨一百多道常见数学应用题,包括追及问题、鸟兽同笼问题、流水行舟问题等,兼具趣味性与实操性。《数学的园地》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讲述,从火车的运动出发,一步步引出函数、极限、微分、积分等概念,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名词被赋予了奇妙的趣味。学过初等代数和几何的学生都能轻松掌握,可作为重要的自学书籍使用。本版以开明书店原版为底本,特邀数学专家重新审校勘误,图表精准重绘,增加随文注释,阅读无障碍。大开本设计,阅读便携;进口纸张,印刷清晰,手感柔软;进口纸张,印刷清晰,手感柔软。
作者简介
刘薰宇(1896-1967),我国现代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出版家,受过法国数学教育的熏陶。曾任多所大学和中学数学教师或校长,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审定过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出版了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和科普读物,发表了大量数学教育方面的论文,筹备出版了《中学生》《新青年》等青少年期刊。他的论著对杨振宁、谷超豪、丰子恺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录
《数学趣味》
一、 数学是什么 1
二、 数学所给予人们的 10
三、 数的启示 17
四、 从数学问题说到我们的思想 24
五、 恨点不到头 39
六、 堆罗汉 52
七、 八仙过海 68
八、 棕榄谜 92
九、 韩信点兵 119
十、 王老头子的汤团 142
十一、假如我们有十二个手指 166

《马先生谈算学》
一、 他是这样开场的 183
二、 怎样具体地表出数量
以及两个数量间的关系 189
三、 解答如何产生——交差原理 196
四、 就讲和差算吧 202
五、 “追赶上前”的话 214
六、 时钟的两只针 232
七、 流水行舟 240
八、 年龄的关系 245
九、 多多少少 255
十、 鸟兽同群的问题 258
十一、 分工合作 263
十二、 归一法的问题 277
十三、 截长补短 282
十四、 还原算 284
十五、 五个指头四个叉 287
十六、 排方阵 289
十七、 全部通过 295
十八、 七零八落 300
十九、 韩信点兵 305
二十、 话说分数 317
二十一、 三态之一——几分之几 326
二十二、 三态之二——求偏 329
二十三、 三态之三——求全 334
二十四、 显出原形 357
二十五、 从比到比例 368
二十六、 这要算不可能了 385
二十七、 大半不可能的复比例 390
二十八、 物物交换 396
二十九、 按比分配 403
三十、 结束的一课 412

《数学的园地》
一、 开场话 435
二、 第一步 440
三、 速度 443
四、 函数和变数 450
五、 无限小的变数——导数 456
六、 导数的几何表示法 465
七、 无限小的量 481
八、 二阶导数——加速度——高阶导数 486
九、 偏导数和全部的变化 492
十、 积分学 496
十一、面积的计算 503
十二、微分方程式 509
十三、数学究竟是什么 513
十四、集合论 519
摘要
     一、数学是什么 这里所要说明的“数学”这一个词,包含着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等在内。用英文名词来说,那就是Mathematics。它的定义,照平常的想法,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明了,几乎已用不到再加说明。但真要说明,那却问题很多。且先举罗素在他所著的《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提出的定义,真是叫人莫名其妙,好像在开玩笑的一般。他说: “Mathematics may be defined as the subject in which we never know 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nor whether what we are saying is true.” 将这句话很粗疏地译出来,就是: “数学是这样的一回事,弄它这种玩意儿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 这样的定义,它的惝恍迷离,它的其妙莫测”,真是“不说还明白,一说反糊涂”。然而,要将已经发展到现时的数学的领域统括得接近,要将它的繁复灿烂的内容表示得活跃,好像除了这样也没有别的更好的话可说了。所以帕佩里茨、伊特尔森和路易.古度拉特几位先生对于数学所下的定义也是和这个气味相同的。 对于数学的一般的读者,这定义,恐怕反使得大家堕入五里雾中,因此拨云雾见青天的工作似乎少不来了。罗素所下的定义,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呢?它所指示的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用数学的其他的定义来相比较更容易明白。 在希腊,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不用说,数学的发达还很幼稚,领域也极狭小,所以数学的定义只需说它是一种“计量的科学”,已很可使人心满意足了。可不是吗?这个定义,初学数学的人是极容易明白而且能够满足的。他们解四则问题、学复名数②的计算,再进到比例、利息,无一件不是在计算量。就是学到代数、几何、三角,也还不容易发现这个定义的破绽。然而仔细一想,它实在有些不妥帖。第一,什么叫作量,虽则我们可以常识来解释,但真要将它的内涵弄个明白,也不容易。因此用它来解释别的名词,依然不能将那名词的概念明了地表出。第二,就是照常识来解释量,所谓计量的科学这个谓语也不能够就明确地划定数学的领域。像测量、统计这些科学,虽则它们各有特殊的目的,它们也只是一种计量。由此可以知道,单用“计量的科学”这一个谓语联系到数学而成一个数学的定义,未免广泛了一点。 若进一步去探究,这个定义的欠缺还不止这两点,所以孑L德就加以修改而说:“数学是间接测量的科学。”照前面的定义,数学是计量的科学,那么必定要有量才有可计算的,但它所计的量是用什么手段得来的呢?用了一支尺就可以量一幅布有几尺几寸宽,有几丈几尺长;用了一杆秤就可以量一袋米有几斤几两重,这自然是可以直接办到的。但若行星轨道的广狭、行星自己的体积,或是很小的分子的体积,这些就不是人力所能直接测定的,然而由数学的方法可以间接将它们计算出来。因此,孔德所下的这个定义,虽则不能将前一个定义的缺点全然补正,但总是较进一步了。 孔德究竟是19世纪前半期的人物,虽则他是一个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但在他的时代,数学的领域远不及现在的广阔,如群论、位置分析、射影几何、数论,以及逻辑代数等,这些数学的支流的发展,都是他以后的事。而这些支流和量或测量实在没甚关系。即如笛沙格所证明的一个极有兴味的定理: “两三角形的顶点若在集交于一点的三直线上,则它们的相应边的交点就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理的证明,就只用到位置的关系而和量毫不相干。数学的这种进展,自然是轻轻巧巧地便将孔德所给的定义攻破了。 到了1870年,皮尔士就另外给数学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 “数学是产生‘必要的’结论的科学。”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