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陵大学画传

金陵大学画传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 作者: 孙建秋,李永泰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22118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大全名金陵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南京最早的一所集教育、科研、实践于一体的私立高等学府。 本书编排时尽量让每章节都有一个故事,编者尽力从档案、图片、回忆录等多种材料中还原事实。 本书的特点是采用图片形式,追溯各文史大家、学科创始人的经历和面貌。
作者简介
孙建秋,孙明经之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讲授英美文学、欧美戏剧、谈判艺术、电影赏析等课程。曾留学英美。为国际传记文学学会(IABA)会员。 编著《孙明经西康手记》、《孙明经手记》(四川)、《域外文化之旅》、《金陵女大》、《美国当代短剧选Ⅰ、Ⅱ》《多模态话语研究》(合著)。 译著《孙明经1937年万里猎影记》(中译英),《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彩色学》。 发表论文《孙明经的电影教育之路》《永恒的色彩:吕锦瑷的电影教育历程》《用功能语法分析历史图像》《图像与心像》等。
目录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金陵大学概述
第一节 初创时期
第二节 全面发展时期
第二章 文学院
第一节 院的沿革
第二节 中国文学系
第三节 外文系
第四节 历史系
第五节 政治系
第六节 经济系
第七节 社会系
第八节 社会福利行政组
第九节 教育系
第十节 哲学心理学系
第三章 理学院
第一节 理学院沿革
第二节 数学系
第三节 物理系
第四节 化学系及化学研究所
第五节 生物系
第六节 化学工程系
第七节 电机工程系
第八节 汽车专修科
第九节 影音专修科和影音部
第十节 不遗余力培植理工专材
第十一节 推广科学教育当仁不让
第十二节 开创电化教育引领全国
第十三节 实行建教合作成绩显著
第四章 农学院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学科建设与师资
第三节 特色与成就
第四节 农学院的故事
第五章 其他部门
第一节 中国文化研究所及文科史学部
第二节 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系
第三节 鼓楼医院
第四节 金陵中学
第六章 举校西迁
第一节 西迁华西
第二节 记忆中的华西坝(一)
第三节 记忆中的华西坝(二)
第四节 自己动手,战胜困难
第五节 园艺系的柑橘事业
第六节 露天电影
第七节 华西坝的典礼
第八节 金大附中驻蓉分班
第九节 东还
第七章 西部科考
第一节 孙明经1939年、1944年西康科考与宣教
第二节 柯象峰、徐益棠西康考察
第三节 凉山社会考察
第四节 汶川动物标本采集
第五节 峨嵋植物标本采集
第六节 边疆服务团
第八章 安全区和难民区
第一节 金大教授率先发起成立南京国际安全区
第二节 国际难民区的艰难运行
第三节 安全区和难民区的金大人
第二节 南京留守人员利用金大、金大附中校舍办学
第九章 校园生活
第一节 校风与学风
第二节 爱国情怀
第三节 聚会
第十章 校友情谊
第一节 金大毕业的记忆一瞥
第二节 校友会及其出版物
第三节 我们的陈校长
第四节 杰出校友
第五节 台湾校友
第六节 校友回忆与回忆校友
第七节 尾声
后记
一、跋
二、鸣谢
三、结语
四、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节 初创时期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南京发生了一件对日后影响很大的事情,教育界一个新的生命在江宁(今南京)诞生,她就是汇文书院,英文名字叫13niversity of Nanking,也就是后来的金陵大学。这是西学东渐的产物,金陵大学的开始。 19世纪末,美国基督教会派到中国来的传教士甚多,他们一面传教布道,一面创办学校。美国美以美会的传教士傅罗(C.H.Fewler)得到一笔捐款,就在1888年创办汇文书院。并推举福开森(Dr.John C.Fergusen,1866—1945)为首任院长。福开森来宁时不过20多岁,原是南京地区的一个传教士,精通中文,操一口南京话,活动能力很强。他开始筹划并选址购买乾河沿近100亩土地,建起了系列建筑,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依次是:东课堂、大礼堂、钟楼、口字楼宿舍及西课堂,十分气派,具有美国殖民期建筑风格。此外,还开辟了运动场、草坪和小广场等户外活动场所。 1892年,开始分设大学堂、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等层次。这是南京近代新式学堂的开始。 首任校长福开森是个传奇人物。1886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有促进中国文化事业之志,次年携新婚妻子来华,翌年就任汇文院长之职;后来又在上海创办新闻报、英文日报等报刊;还在清政府内任职。1897年担任上海南洋公学(后称交通大学)首任监院(相当于校长)时,为了师生出行方便,自已掏钱修了一条300米的路,百姓称之为“福开森路”,就是现今的武康路。他后来在上海创办《新闻报》《英文日报》及《亚洲文会》杂志。福开森与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邮传部尚书、航政大臣盛宣怀及一些北洋官僚颇有往来。 1897年,福开森辞去汇文书院院长职后,由师图尔(G.A.Stuart)接任。 师图尔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1896年汇文书院设医学馆,师图尔被调任汇文医科总教习。并在马林和比必的帮助下,大力建设医科。马林医生(William Edward Marklin)1892年曾在鼓楼建成四层楼的基督医院,即后来的鼓楼医院,为南京第一家西医院,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医疗机构之一。 师图尔在院长任上,改良功课,添置仪器,建青年会会堂,将汇文办学水平提高一步。师图尔十分重视中国医学成果,曾将《本草纲目》译成英文。 汇文书院开始设立文科(圣道馆)、理科(博物馆),中学(成美馆)等。 1908年,包文(A.G.Bowen,1877—1944)接任汇文书院第三任院长。 1907年,另外两所学院:基督书院(建于1891年)与益智书院(建于1894年)合并为宏育书院。1910年,宏育书院并人汇文书院,中文改称金陵大学,英文仍旧用University of Nanking,仍推包文为校长。扩大了规模,学校进入成长期。金陵大学建校之年仍以汇文书院成立的1888年为创始年份。 包文在金大发展目前地位突出,是金大作为大学格局的主要策划人和奠基人。他胸襟开阔,勇于任事,对金大发展,功绩卓著。 首先,任命文怀恩副校长负责募集经费,购置征收鼓楼西坡2000余亩土地,规划建设新校区。全部工程由美国芝加哥一家公司设计承包。建筑材料除屋顶的琉璃瓦、部分墙壁用的城墙砖和基建土木外,都从国外进口。新校舍从1910年开始设计、动工,至1915年秋,长达5年始部分落成了东大楼理学院。然后是文学院北大楼,礼堂、农学院西大楼。建成后的金陵大学校舍,中西合璧,美轮美奂,十分宏伟,与鼓楼巍然并峙,为当时南京优选之建筑。建筑风格中西合壁、中式为主,建成美轮美奂的“金大”校园,也影响了后来许多学校如燕京大学的建筑风格。 第二,设文理科,开设必修班,聘用优秀教师。并于纽约州立大学立案注册,金大文凭得到美国认可,从而方便和促进金大学生留学和人才交流。此期间,还建造了其他一些建筑。 P13-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