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高老头(经典新读)
字数: 20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法)巴尔扎克
出版日期: 2015-04-01
商品条码: 9787511726230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2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法国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的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欧也纳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渐渐走上堕落之路。其中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舞台,巴尔扎克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特别丑陋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的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特征。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目前罕见的文学丰碑。《人间喜剧》中比较有名的小说有《高老头》《驴皮记》和《欧也妮?葛朗台》等。而短篇小说《沙漠里的爱情》《纽沁根银行》和《无神论者做弥撒》同样浓郁、震撼,是阅读巴尔扎克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录
一 沃克公寓
二 贵族之家
三 花花世界
四 亡命之徒
五 高家二女
六 老人之死
译者后记
摘要
一 沃克公寓
沃克大妈的娘家姓宫方。她是一个老大娘了,四十年来,她在巴黎拉丁区之外,靠近红山口的圣贞妮薇芙新街上,开了一家供应普通人膳宿的公寓,名叫沃克之家,接待男女老少,名声不坏,没有什么人说三道四、评长论短。不过三十年来,公寓里也没有住过什么年轻人,只有境遇不好的家庭,提供不了太高的费用,才让子女来住公寓。话又说回来,就在本书戏剧性的事件开始的1819年,却有一个可怜的少女住进了沃克之家。在悲情文学盛行的年代,“戏剧”这个词不是让人随意滥用,就是受到粗暴的对待。但在这里,我却不得不借重这个词,不是因为这个故事真正有多少戏剧性,而是因为读完本书之后,城里城外的读者也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掉下几滴同情的眼泪。不过城外人能不能理解城里的奥秘,那是可以怀疑的。这本书的特点是地方色彩浓厚,所写的见闻,不是亲身经历,到过蒙马特和红山头之间的这块光怪陆离的地方,恐怕很难体会。比如墙上斑斑驳驳的石灰随时都会脱落,掉到地上;阴沟里的污泥浊水已经流成了小河。这个乌七八糟的世界充满了虚假的欢乐、真实的痛苦,而且动荡不安,令人心烦意乱,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还不容易引起一时的轰动。然而,坏事也像好事一样,都会积少成多,多到了爆发的地步,就会造成剧烈而重大的苦难。即使自私自利的人,见到这种景象,私心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会产生片刻的同情,就像一口吞下了一个甜水果,反会食而不知其味一样。人类文明的列车不断前进,但是就像印度运载神像的大车,无论碰到什么不信神的人阻碍车轮前进,都会毫不留情地把他的心灵轧得粉碎,并且继续进行自己的光辉旅程。手拿这本小书的读者,会不会坐在安乐椅里自言自语,“这本书也许可以排忧解闷,消磨一段时光?”你们读到高里奥大爷(就是高老头)不便告人的痛苦时,会不会无动于衷,照常津津有味地吃你们的晚餐,反而怪作者无事生非,夸大其词,用文辞来扰乱人心呢?啊!你们要知道:这个戏剧性的事件既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小说家的编派,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真情实感。每个人只要扪心自问,就会发现在自己身上,在心灵深处,都会发掘出这些情感的根源。
这座为普通人提供膳宿的公寓是沃克大妈的产业。公寓在圣贞妮薇芙新街的下段,新街到弓箭街是一个斜坡,坡度很陡,而且高低不平,很少有马车经过这里。这些杂乱无章的小街斜道,在慈悲谷修道院和先贤祠两座大建筑之间,反倒显得悠闲安静。这两座大楼庄严肃穆的圆形屋顶洒下了金黄的光彩,也投下了阴沉的暗影,改变了这里的环境和气氛。这里,路面上的铺石都是干巴巴的,没有污泥浊水,墙脚下长满了小草。最无忧无虑的人到了这里,也会像过路人一样感到忧从中来。车子的叽叽嘎嘎声似乎都是一件大事。房屋看起来阴沉沉的,高耸的围墙使人觉得像是监狱。一个走错了路的巴黎人到了这里,只看到普通人寄宿的公寓和办事处,只看到穷困潦倒、奄奄待毙的老头子,想寻开心却不得不拼命干活儿的年轻人。巴黎没有一个街区比这里更叫人恶心,甚至可以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圣贞妮薇芙新街作为这幅苦难图的框架,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为了使读者有个深刻的印象,不管用多么灰暗的色调,多么严酷的字眼,都不会是太过分的;就像参观古罗马的地下墓穴一样,一步一步走下墓道,越走光线越暗淡,导游的口气越说越枯燥。这个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其实谁能说得出:枯萎的心灵和空虚的脑袋,到底哪一样看起来更可怕呢?
公寓的正面朝着一个小花园,侧面靠着圣贞妮薇芙新街,形成一个直角,在公寓和小花园之间,沿着房子的正面有一条两米宽、连环形的砾石地,前面又有一条铺沙小路,路旁有天竺葵、夹竹桃、石榴花,都种在蓝白两色的陶器盆里。顺着小路就会走到一扇大门前,门上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沃克之家”,下面还有“供应膳宿,欢迎男女客人光临”的字样。在白天,进门要先按栅栏上装的门铃,铃声不大好听;从栅栏向外看,可以看到铺沙路的尽头,对面墙上画了一个绿色大理石的神龛。看得出来是当地街区画家的艺术品。在神龛凹进去的地方,有一座爱神的雕像,一看雕像上五颜六色的油彩,象征画派的爱好者就可以看出巴黎的风流病了,而这种病不消走几步路就可以找到医治的地方。神像底座上刻的字已经看不清楚,但是总会使人猜想,是不是1777年伏尔泰荣归巴黎时,群众的热情高涨,为他的丰功伟绩立下了这座纪念碑呢?碑上刻的字是:
不管你是谁,爱神都是你的老师,
现在是,过去是,将来应该还是。
天快黑了。栅栏门换上了门板,栅栏后面的公寓,正面对着小花园,正面有多长,小花园就有多宽。花园两边都是墙,一边是沿街的墙,另一边是左邻右舍的分界墙。分界墙上爬满了一大片常春藤,仿佛从上到下都包装起来了,在巴黎特别吸引过路人,成了如画的景色。靠墙种了一排果树,墙上挂满了葡萄藤,收成和成色使沃克大妈忧心忡忡,和房客谈起来却又兴致勃勃。沿着每一堵墙都有一条狭窄的小道,通往一片菩提树的浓荫。沃克大妈是在宫方家出生的,总把“菩提”说成“不提”,虽然房客多次纠正,也不起什么作用。在这两条平行的小路中间有一大块方地,上面种着长生花,旁边是剪成圆锥形的果树,再靠边种的是酸菜、莴苣或香芹。在菩提树荫下,有一张漆成绿色的圆桌,周围还有几把椅子。在炎热的夏天,连鸡蛋都会被阳光烤熟,但是有钱人还要坐在树荫下喝咖啡。正屋是底层,三层楼房,再加一层阁楼。墙是粗砂石砌成的,粉刷成了暗黄色,巴黎所有的房屋几乎都是这样,显得陈旧古老,看起来叫人不舒服。每层楼都开了五扇窗子,窗上装的是小玻璃,配上遮光的窗帘,但是帘子挂得高低不齐,叫人看着不顺眼。房屋侧面也开了两扇窗子,底层那两扇还围了铁栅栏,作为装饰。正屋后面有一个二十尺宽的院子,在那里养猪、养鸡、养兔,倒也互不侵犯,各得其所。院子里头是一个堆木柴的棚子,棚子和厨房窗子之间挂了个碗橱,洗碗水就滴到下面的污水沟里流出去。这个院子有扇小门通到圣贞妮薇芙新街。厨娘打扫院子的时候,用大量的水把污泥脏物冲刷出去,怕会发生瘟疫。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