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牛古道

金牛古道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朱林星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507024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全线走通了金牛道,并进行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抒写而成的一部透着浓浓历史文化气息和作者亲历实感的作品。书中既有对古迹、故事、传奇的追忆,也有作家对往昔岁月的感怀和人文情怀的观照。对人们了解金牛道的历史文化、扩大金牛道的影响,传承弘扬民俗文化、丰富陕西悠久璀璨的文化积淀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朱林星,男,陕西周至人,曾在甘肃、陕南、陕北、关中一带采风写作秦国历史游记,叙事清晰,文风细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思想积淀,爱好写作。
目录
第一章金牛道之缘起——关中/001
第二章古阳平关/017
第三章古三泉县/027
第四章大安至黄坝/037
第五章蜀门/059
第六章七盘关/065
第七章筹笔驿/069
第八章龙门阁/073
第九章明月峡/079
第十章千佛崖/089
第十一章白水关/101
第十二章古昭化/105
第十三章剑门关/113
第十四章翠云廊/135
第十五章上亭驿/143
第十六章七曲山/151
……
摘要
     第一章 金牛道之缘起——关中 1 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之源,是滔滔奔流的长江黄河。秦域蜀地的文明运载之始,是沧桑的秦岭古道。 若说长江黄河如母,哺育着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那么秦岭如父,锻铸着中华民族的钢筋铁骨。长江黄河之道磅礴广阔,秦岭之道纵横峻拔。 华夏大地,朝代更迭,权杖屡易,秦岭之道也随之时兴时废。行走在秦岭之道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贩夫走卒都归于尘土,而秦岭之道更是历经沧桑巨变。时至今日,青山依旧在,古道夕阳红。那些峥嵘的岁月和坚韧的足迹,都化成了秦岭雄风,呼唤着我们走进秦岭,向“老父”问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境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逐,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置身险象丛生的蜀道中,诗人神游古今,发出了深沉激扬的历史浩叹,用如椽巨笔写下了这篇镌刻在蜀道上的千古奇文。因为有险峻山岭阻隔,致使古蜀国与秦地隔绝“四万八千岁”之久,直到蜀王以“地崩山摧壮士死”的代价修成了“天梯石栈相钩连”的山道。振翅高飞的黄鹤与最擅长攀缘的猿猱都难逾越的山道,使人望而生畏。在莽苍的古林中听闻朦胧月色下杜鹃的悲啼,使人愁苦凄绝。奇峰险壑间的飞瀑激流,如惊雷轰隆震荡,更使人心胆悚惧。 自诗仙《蜀道难》面世,秦岭中的山道就被笼统地称为蜀道了。其实,从秦地到蜀地的山道主体部分是在秦地境内。诗中所说的蜀道即为秦蜀道之金牛道。秦蜀道分为连通关中地区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这些古道在汉中各地点与金牛道相接,通达秦蜀。 相传,金牛道开拓于战国时期,源自秦惠王的霸心和蜀王的贪心。 据《太平御览》记载,“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土地,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以为金,便令五丁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从这段记载来看,蜀王为了得到秦国可以“屙金”的石牛,才调遣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连通秦蜀两国的山道。其实,远在秦蜀交战之前,金牛道就是蜀地和秦地先民行走往来的重要山路,只是没有具体名称。后因“石牛粪金”的记载,人们便以“石牛道”称之。到了唐武德年间,朝廷在今大安镇置县,以“石牛粪金”故事,取县名为金牛县。由此,石牛道也被称为金牛道。 金牛道的基本路线是勉县—金牛驿—五丁关—宁强—七盘关—朝天驿—利州—葭萌关—剑门关—绵阳—广汉—成都。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