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孝道智慧

孝道智慧

  • 字数: 1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作者: 李焕云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90159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孝道文化是家庭和睦的良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需要弘扬孝道,家庭需要传承孝心,全社会要形成“讲孝道,有孝心”的良好风尚
内容简介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中体现的善良、亲情和爱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是这最基本的美德铸就了个人的成功和家族的兴旺。本书作者在自己躬行孝道时体会到,孝的更广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由家族的孝扩展为对社会的普遍关怀,只有将对家族之责任推广至社会关怀,孝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李焕云,资深新闻工作者,资深心理咨询工作者。现任内蒙古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心想事成心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致力于夫妻关系及亲子教育课题的研究,做了大量的个案咨询及团体辅导,并在高校及全国各地开办讲座,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2016年起,李焕云老师转向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孝道文化,有理论研究,有躬行实践,还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开办的以家道实修和躬行孝道为特色的课程广受欢迎。已出版《家道智慧》,被很多读者奉为经营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案头书。
目录
自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
第1章孝的解读:孝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1.1孝是爱心的传递/003
1.1.1“夫孝,德之本也”/003
1.1.2孝是我们与父母爱的连接/006
1.2孝是衡量善良的法尺/008
1.2.1至孝名扬天下/008
1.2.2善待父母是优选的教养/009
1.3中华文明长河中的孝道浪花/011
1.3.1孝治天下/011
1.3.2孝可感化他人,成就自己/012
1.3.3孝心少年/013
1.4《孝经》中的心理学:爱与情商/015
1.4.1孝的三个层面/015
1.4.2孝的第一个层面:爱自己,接纳自己/016
1.4.3孝的第二个层面:实现自我价值/018
1.4.4孝的第三个层面:《孝经》中的情商/020
第2章孝的本质:人性与人情
2.1生命教育:珍爱生命即是孝/025
2.1.1在孩子的心田栽种一棵生命树/025
2.1.2作践自己之身,伤害父母之心/027
2.1.3珍爱生命,感恩父母/029
2.1.4敬畏生命才能善待众生/030
2.1.5生命的传承/031
2.2人性教育: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人性/033
2.2.1人之初,性本善/033
2.2.2善良从善待生命开始/034
2.2.3孝心尽显人性之美/036
2.3亲情教育:孝起源于爱/037
2.3.1浓浓的亲情一直温暖着我/037
2.3.2孝心从感恩开始/041
2.3.3亲情传递爱的能量/044
2.3.4凡是人,皆需爱/047
2.4祭祖教育:不忘我们的生命之源/049
2.4.1祭奠祖先,传承美德/049
2.4.2感恩祖先的“四节”/050
2.4.3与祖先连接/052
第3章孝的代码:优秀的道德品质
3.1孝敬蕴藏着教养/057
3.1.1善良:孝的前提/057
3.1.2宽容:孝的内涵/059
3.1.3诚信:孝的智慧/060
3.2孝是品德,更是文化/064
3.2.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064
3.2.2无须提醒的自觉/065
3.2.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066
3.3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067
3.3.1孝是好品德,也是好习惯/067
3.3.2古代的道德教育/070
3.3.3在孩子心中种下优秀文化的种子/071
3.4孝是衡量品德的标尺/073
3.4.1古时选贤任能的“举孝廉”/073
3.4.2孝在点滴中/074
第4章孝的底色:正确的三观
4.1以孝为底色的人生有亮度/079
4.1.1人生底色就是核心价值观/079
4.1.2当孝道遇上“平安”/080
4.2正确的价值观/083
4.2.1正确的亲子观/083
4.2.2正确的师生观/086
4.2.3正确的金钱观/088
4.3孝的三个层次/091
4.3.1小孝孝于亲/092
4.3.2中孝孝于企/095
4.3.3大孝孝于国/098
第5章孝的力量:成长的内驱力
5.1本末倒置,难成大器/103
5.1.1德为本,才为末/103
5.1.2德厚人杰/104
5.2孝心从自立开始/105
5.2.1习劳知感恩/105
5.2.2舍得让孩子吃苦/106
5.2.3磨难铸就成功/108
第6章孝育360: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6.1德育五部曲/113
6.1.1人生“五育”/113
6.1.2“五育”立德/114
6.1.3孝育则德立/118
6.2成才先成人,立德树人/120
6.2.1“三全”联动/120
6.2.2一生都在成长/122
6.2.3老人如何成长/124
6.3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缺席孝育/127
6.3.1父母是孝育的示范/127
6.3.2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130
6.3.3社会有引领监督的责任/133
第7章孝的现实:孝道面面观
7.1孝的铁三角: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137
7.1.1解读孝的铁三角/137
7.1.2尽孝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善良/138
7.2孝顺不是盲从,而是顺得有原则/140
7.2.1孝顺不是盲从/140
7.2.2孝顺不失自我/141
7.2.3劝谏父亲求家和/143
7.2.4孝顺不失原则/144
7.3让父母活得有价值,老去有尊严/146
7.3.1孝道有方/146
7.3.2让父母活出价值感/147
7.3.3让父母体面地老去/150
7.4异地他乡之孝:把孝心变成孝行/151
7.4.1有孝心才有孝行/151
7.4.2把孝心变成孝行/152
7.4.3孝是真心付出/154
7.5巨婴之孝:自食其力,不再啃老/156
7.5.1巨婴啃老,理直气壮/156
7.5.2离开父母无法生存/157
7.5.3自救从自食其力开始/158
7.5.4隐形巨婴/159
第8章孝道新课题:如何孝敬失智父母
8.1如何孝敬失智父母/163
8.1.1初识阿尔茨海默病/163
8.1.2原因不明的阿尔茨海默病/164
8.1.3蓄满自己爱的河流/166
8.2孝的实践:用爱唤醒遗忘的岁月/169
8.2.1爱的牵挂/169
8.2.2爱的陪伴/171
8.2.3爱的回忆/173
8.3孝行路上点点滴滴/176
8.3.1在觉察中省思/176
8.3.2帮老人改过/178
8.3.3心理疏导好用也有效/180
8.3.4支持老人的爱好/183
8.3.5优选限度保护老人的自理能力/185
8.3.6别和老人较真/187
8.3.7在困惑中学会理解/189
8.3.8技能让老人活出价值感/191
8.3.9重视老人的生日/192
8.3.10让老人陪你工作/193
8.4家有一老如有一宝/196
8.4.1闲不住的婆婆/196
8.4.2收获了感恩/198
8.4.3收获了包容/198
第9章重塑家文化:以德育人,以文化人
9.1家之学:文化的认同/204
9.1.1孝的传承/204
9.1.2传统二十四孝与新二十四孝/205
9.2家之序:五伦归位/210
9.2.1崇人伦,家才有秩序/210
9.2.2不越位,不缺位/211
9.3家之规:立家规,传家训/213
9.3.1规矩有时就是“咬一口”/213
9.3.2应该知晓的老家规/214
9.3.3与时俱进的家训/216
9.4家之传:老人要弘扬家风/218
9.4.1好家风要弘扬/218
9.4.2父亲传家规/219
9.4.3父亲的优秀品质/220
9.4.4我跟母亲学宽容/222
9.5家文化:名门望族的传家宝/225
9.5.1钱氏家族文化:读书不为名利,历经千年依然人才辈出/226
9.5.2朱氏家族文化:先有德行,后有才华/230
9.5.3郑氏家族文化:168条祖训,出仕者,无一人贪污/232
后记/235
摘要
     1.1 孝是爱心的传递 民间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七岁之前是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孝是形成美好人性、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七岁之前相当于我们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如果人生的扣子从孝道开始扣好,剩余的扣子就顺理成章了。 1.1.1 “夫孝,德之本也” 中国的家长是最重视教育的。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有的家长早早就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费尽心机把孩子送进条件优选、师资力量不错的学校;有的家长不惜花重金为孩子请优选的家教;有的家长承包了一切家务,包括帮孩子收拾文具、整理书包等,希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然而。现实常常事与愿违。有的孩子不仅没有成龙成凤,还厌学、叛逆、自私、任性,甚至打骂父母。这让很多家长非常困惑:作为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上好学校,找好老师,是在向外求助。其实,再好的学校、再优秀的老师、再多的才艺也弥补不了道德修养的缺失。人无德不立,修德是做人之要、立身之本。如何修德?《孝经》早就给出了答案:“夫孝,德之本也。”从孝行开始修德才是根本,才能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不孝之人就是无德之徒,才华越出众,危害就越大。如同穿衣服。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剩余的纽扣都会扣错,未来的人生肯定会跑偏。走得越远,偏差越大,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论语》中也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德的根本啊!由孝行修出一个人的私德,再衍生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孝是德行的源头,把道德的根牢牢地扎在孝道上,未来的人生之路才能走正、走好。 黑龙江女孩马芯洋11岁时,她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没能醒过来,成了植物人。为了唤醒爸爸,马芯洋一边跟爸爸说话,一边主动帮助妈妈挑起生活的重担。担心妈妈太累,她每天都早早起床为爸妈做旱饭。 爸爸只能吃流食,于是她精心给爸爸熬粥,一勺勺地喂爸爸吃。她和妈妈一起把爸爸从床上抱到轮椅上,然后把爸爸的床单、衣服全部换下来清洗。 每天放学后,她写完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爸爸洗脚、按摩,以刺激爸爸的脚部神经,她期待爸爸早日+醒来。可是,几年过去了,爸爸一直没有醒,但马芯洋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唤醒爸爸! 很多人以为马芯洋被家所累,学习会受影响,但事实恰好相反,马芯洋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里的前几名。她为了腾出时间照顾爸爸,减轻妈妈的负担,在学校不敢浪费一点时间,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下课认认真真写作业。她要让醒来的爸爸看到一个优秀的女儿! 马芯洋的孝行在当地传为美谈,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2017寻找好看孝心少年”栏目组找到她,专门报道了她的事迹。她孝敬长辈、为家庭排忧解难、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全国各地的观众,大家在赞扬她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帮助她。 “孝心”的力量,能让+几岁的少年用自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重担!正因为她爱爸爸、爱妈妈,也爱自己,才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没有孝心的人,是不懂得关心他人的,他们价值观扭曲、自私自利,觉得谁都对不起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活、怎么活。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