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川之水
字数: 417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5202943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6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与小说诡谲风格迥异的芥川龙之介,值得读者再度探访的芥川美学 徜徉在山水之间的芥川龙之介一时褪去冷峻的外衣,言语间顿时多了许多眷恋与温润。在芥川的眼中,美是承载记忆的大川之水,美是日比谷公园的东洋之秋,美是中国画卷的云林深处。行走在艺术与山水间的芥川龙之介也仍是深刻的,他的笔下充满了对小说创作的深思,体悟了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诗句魅力,对比了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当下与未来……读《大川之水》,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芥川,也可以看到一个始终如一的芥川。 精选三十余篇芥川散文游记经典 本书收录了芥川的清新温情散文《大川之水》《东洋之秋》《寒山拾得》等,也有在中国旅行时的所见所想《中国游记》,以及对文学和艺术的评论《中国的画》《芭蕉杂记》《文艺的,过于文艺的》《小说作法十则》等。 日本文学研究专家魏大海主编,多位翻译名家共同翻译 文集由中国社科院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魏大海主编,精选了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独具特色的篇目。林少华、谈谦、刘立善、揭侠、艾莲、侯为等日本文学翻译名家共译此书,译文贴合原著、语言流畅精炼。 装帧精美,设计独具匠心 精装双封,值得典藏。旧报纸感的护封设计,采用打凹工艺的极简风内封,为芥川文集增添一份时空感和怀旧感,这份穿越时空的礼物值得收入囊中。
内容简介
“倘若有人问我东京的气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大川之水的气味。”——芥川龙之介《大川之水》全书收录了三十余篇芥川龙之介的散文和游记文章,芥川的哲思感想、文学艺术创作理念、旅行心得等都在其中漫散开来。小说中的芥川龙之介是诡谲与直指人性的化身,但散文中的芥川龙之介却时而如朝露般清新,时而又似芥末般辛辣,阅读芥川散文会让人走进一个更加迥异的日本文学世界,探访一代文学巨匠的内心。本套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共分四卷:第一、二卷为小说,第三卷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重要散文和游记,第四卷为别卷,内容包括作家题解、作品鉴赏、作家年谱等。文集由中国社科院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魏大海主编。精选了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独具特色的篇目,并请有名日本文学评论家宫坂觉为本书作序,是市面上的日本经典文学读本。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俳号我鬼,日本短篇小说巨擘,被评为“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鬼才作家”。是新思潮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有现实主义倾向。1922年发表《竹林中》(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原作)、《六宫小姐》,文坛地位达到高峰。1927年发表《河童》《某傻子的一生》等,留下遗言“对将来模糊的不安”后服安眠药自杀。 1935年,好友菊池宽为了纪念这位文豪,设立“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年度文学奖项之一,并与“直木赏”齐名。代表作包括《罗生门》《地狱变》《鼻子》《竹林中》《河童》《齿轮》等。
目录
前言
代序
大川之水
寒山拾得
东洋之秋
肉骨茶
点心
中国的画
野人生计事
续野人生计事
澄江堂杂记
续澄江堂杂记
宛似西洋画的日本画
世间与女人
鬻文问答
近期的幽灵
八宝饭
日本小说的中国译本
日本的女人
病床杂记
拊掌而谈
东西问答
我鬼窟日录
轻井泽日记
晚春卖文日记
文艺杂谈
法兰西文学与我
小说的戏剧化
私小说论小见
俳句之我见
侏儒警语
芭蕉杂记
续芭蕉杂记
戏剧漫谈
文艺的,过于文艺的
续文艺的,过于文艺的
小说作法十则
西方之人
续西方之人
中国游记
摘要
寒山拾得 侯为译 重访阔别的漱石先生。他正双臂交抱,端坐于书斋中央,若有所思。我问:“先生,您怎么了?”先生答道:“我刚去护国寺正门,看见运庆正在雕刻哼哈二将。”我想,如今这般繁忙俗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运庆之流。于是拉住闷闷不乐的先生,探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尔后离开先生家,我在原来的江户川终点站乘上电车。 车中拥挤不堪,但总算抓住了角落的吊环。我掏出俄国小说的英译本读了起来,好像写的是革命故事。某工人因故发狂,最后抛出烈性,连那位女子也如何如何。总之是惊心动魄的事态,有黯淡沉稳的力度。此般描写,日本作家恐怕连一行也写不出来。我当然钦佩不已,站着用彩笔在行间画了好几条标线。 到饭田桥换车后,我猛然发现窗外马路上走着两个非同寻常的男子。他们都是衣衫褴褛,须发蓬乱,面相怪异。我觉得与这两人似曾相见,却又无从忆起。此时,旁边吊环那位古玩商模样的人发了话。 “唉?寒山、拾得又在逛游呐!” 听到此话,我恍然觉悟。这两人扛着扫帚、挟着挂轴缓缓前行,仿佛大雅画中走出的人物。如今时兴定期拍卖古玩书画,但真正的寒山、拾得凑齐了在饭田桥逛游,真是匪夷所思。于是我拽拽身旁古玩商模样男子的袖口,半信半疑地问:“真是寒山、拾得吗?” 可他却见惯不怪地答道:“是啊!我前两天还在商业会议所外面碰到过呢!” “哦?我以为他俩早就死了呢!” “哪里!不会的。看上去再寒碜,也还是普贤和文殊。其友丰干禅师大将,也常骑着老虎在银座大街逛游呐!” 五分钟后电车开动,我又继续读我的俄国小说。可没读完一页,烈性已无法吸引我。方才见到的寒山、拾得,令我倍感亲切。于是我透过车窗向后望去,他俩已变得小如豆粒。但晚秋朗日下扛着扫帚逛游的姿影,仍清晰可见。 我抓着吊环,将书揣回怀中。我打算到家后立刻写信给漱石先生,告诉他今天在饭田桥碰上了寒山、拾得。想到这里我又觉得,他俩在现代的东京逛游,本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东洋之秋 艾莲?译 我漫步在日比谷公园。 天空上浮云层层,只在近地面的林木上,投下隐隐的一抹青光。许是这个缘故?秋日的林间小路虽说还未到黄昏,沙石枯草,似乎已皆涵濡润泽。不但如此,就连路两旁横枝逸出的法国梧桐,也含露如洗,片片黄叶,交相掩映,流溢着微光。 我将藤杖挟在腋下,衔着已经熄灭的,漫无目的,寂寞地走着。 轻寒冷寂的小路,除我而外,渺无人影。桐枝蔽路,黄叶静静地纷纷下垂。前面雾霭霏微的林中,传来喷水池飞溅的水声,喧豗不已,仿佛千古如斯。尤其今日,不知什么缘故,公园外的市声,宛如长风入海,隔着这片萧瑟的林木,竟好似阒然无声。正这样思忖着,远远地,从林木深处的池塘里,响起一两声凄厉的猿鸣,压过喷水的细语,直冲云霄。 我一面信步闲走,一面感到莫名的疲劳与倦怠,正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我这没有一刻休止的卖文生涯!难道我竟须这样孤身只影,在恼人的创作生活中,徒然等待黄昏的来临? 这时,公园里暮色渐浓。路两旁,散发出绿苔、落叶和湿土的气息,又潮又冷。其中,微微带一丝甜味的,或许是林中腐烂的花朵和水果气味也未可知。正想着,见路旁水洼里有朵褪色的蔷薇,不知是什么人摘了又遗弃,未沾污泥,仍发出幽香。倘如为疲惫压倒的我,能别无留恋地浸身于这秋的氛围中…… 我不由得停下脚步。 路的前方有两个男子,正轻轻挥动着竹帚,清扫日间飘落地上的梧桐落叶。无论从鸟窝一般的乱发来看,还是几乎不能蔽体的灰色破衣衫,抑或是与兽爪难以区分的长指甲,这两人都不像是公园里的清扫夫。更令人惊讶的是,我停住脚步注目不移的工夫,不知从哪里飞来二三只乌鸦,盘旋飞舞,大大地画了个圆弧,嗖地落在这两个正默默挥帚扫地的人肩上、头上。他们依然在清扫将秋意播撒在沙上的梧桐落叶。 我缓缓转过身来,衔着熄灭的,循着来时的方向,走在梧桐覆盖的寂寞的小路上。 然而,我心中一扫方才的疲劳和倦怠,充满宁静的喜悦和依稀的光明。原以为他们两人已经物化,不过是可怜的我的玄惑。连寒山、拾得还依然活着。经历了永恒的轮回,今天就在这座公园里清扫梧桐的落叶。只要他们还活着,那令人怀念的古老东洋的秋梦,便不会从东京的街头接近消失。那是使倦于卖文生涯的我复苏的秋梦…… 我将藤杖挟在腋下,轻松地吹着口哨,走出桐叶粲然的日比谷公园。嘴里喃喃自语:“寒山、拾得还依然活着。” 大正九年(1920年)三月 P7-1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