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

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

  • 字数: 1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宋之的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508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是作者宋之重走万里长征路,历经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五岭、遵义、金沙江、大渡河等后,忠实记录所见所闻。★“长征精神”永不过时。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意义深远。★“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宋之的报告文学集《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一九三六年在太原》等作品,《一九三六年在太原》一文,讲述了1939年红军东征后,山西军阀阎锡山草木皆兵,在太原镇压人民的现实情况。因笔法冷峻犀利,形式新颖巧妙,被誉为中国早期报告文学之佳作。《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记叙了诸多长征途中的真实故事,并且宋之的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斗争和历史上这些地区的农民革命进行对比,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的特点。
作者简介
宋之的,原名宋汝昭,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河北丰润人。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在上海组织抗日救亡演剧一队,任副队长。1939年在重庆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任副团长。1941年后组织旅港剧人协会、中国艺术剧社。1946年后任山东大学教授、东北文协《生活报》主编。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研究室主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处长兼《解放军文艺》总编辑,中国文联第一、第二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届理事,中国政协第一届常务理事,《剧本》月刊主编。著有《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等。
目录
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
英雄的城
井冈山速写
访中央革命根据地
五岭风云
人民的怀念
滇西行
安顺场——我国近代史的见证人
草地颂歌
附录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在国防前线的西安
新生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之访问
长子风景线

一个相识者的死
忆邓中夏同志——写于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开会的日子
上前线去——又名《壮丁》
怀乡曲
摘要
     英雄的城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黎明,在南昌市原府学前街江西大旅社的楼上,升起了第一面红旗。从那时以后,这被古代诗人颂为“襟三江而带五湖”的洪都旧府,就不再向来访的远客,介绍有名的佑民寺内的三万六千斤铜了。它现在具有了足以自豪的一切条件,这是个英雄的城。 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是个四层楼的房子。这房子在今天,当然不算什么,但它在当年,却是全市的制高点,是市内专享的一所巍峨的大厦。这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借以诞生的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厦,经过了近三十年的严酷岁月,几乎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小天井里的桂兰香和梧桐树,已长的高过楼外的短墙了。今天,你登上楼顶,依然可以极目远望:只见这个英雄的城南带福河,东枕赣江,美岭葱郁,烟波浩荡!有数不尽的雄鹰,正从江面飞来,环绕着古老的绳金塔回旋翱翔。而紧邻着这座也许是建于千百年前的古塔,一个容量六百吨的坐落在工业中心的水塔就要完工了,它那巨大的躯体直冲霄汉。自从公元六七五年,王勃偶然写下了《滕王阁序》以后,这个城市,曾一再给人歌唱过,但没有什么时候,它有过像今天这样的雄伟的气魄!一列一列的火车在原野上急驰,满载建设物资的汽轮正在拢岸;城郊正迅速的向远处伸展,望不断的鼓风炉在闪着火光。……没有什么时候,你会这么强烈的感到祖国建设的脉搏在你的心头跳荡。 起义时战士集合的地方,原本是个废圃。现在,它己变成浓荫覆地花木繁茂的八一公园了。当年,战士在这儿呼完口号,就投入激烈的战斗了,没人设想这个荒废的旷场将来会变成什么!但现在,当我们在这个动人的公园里徘徊的时候,孩子们却在我们背后自豪地指点着:“参观我们的新八一公园来了。”朱总司令起义时的司令部,现在改建为八一保育院,变成培育下一代的幸福的乐园了。保育院保留了总司令那间发布起义命令的小屋,在小屋门外,新栽了一个美丽的花坛。当你站在这间简洁的小屋廊前,默默地向往着英雄往事的时候,绕着花坛游戏的孩子,就天真地向你招呼:“叔叔们好!”“叔叔们再见!”小主人们都知道:谁在这间小屋里思索过,思索过他们的幸福和欢乐!他们亲热的叫他:“朱老伯伯!”起义时贺龙元帅的故居,在子固路二百四十五号原中华圣公会内,对面就是卑劣的匪军朱培德的司令部。这是最后解决战斗的地方,圣公会临右侧第一面窗的楼角,还遗留着当年机枪射击的痕迹。你走近贺龙元帅住过的那所幽静的小楼,一个看来很矜持的人就会走出来迎接你。他是居停主人,随手带着两个精致的茶杯。他低声告诉你,这是贺元帅退出南昌时遗下来的。主人是个虔诚的宗教徒,但他肯定的说:他之所以保留了这两个茶杯,是因为他深信,贺元帅有一天会回来的。无神论的共产党的将军没有辜负这位虔诚的有神论者的期望,二十年后,他的战士打回这个英雄的城市来了。 我并不是第一次访问南昌。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