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欧仁妮·葛朗台:名家全译本.0,0

欧仁妮·葛朗台:名家全译本.0,0

  • 字数: 17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法)巴尔扎克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725370
  • 版次: 1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欧仁妮?葛朗台(名家全译本)》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仁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作者简介
郑克鲁,教授,1939年生,曾任武汉大学法语系主任兼法国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武汉作家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图书馆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化教育一级勋章,2012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的多个奖项和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著作有《法国文学史》《法国诗歌史》《现代法国小说史》《法国文学纵横谈》等。主要译作有《红与黑》《高老头》《欧仁妮?葛朗台》《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悲惨世界》《雨果散文选》《基度山恩仇记》《茶花女》《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精选》《波德莱尔诗歌精选》《蒂博一家》《罗曼?罗兰读书随笔》《八十天环游地球》《小王子》《第二性》等。主编作品有《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作品选》《20世纪外国文学史》《20世纪欧美文学史》《新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
目录
献给玛丽亚
序言(1833―1839)
欧仁妮?葛朗台
摘要
    索缪城里,人人深信葛朗台先生有一个装满金路易的秘密宝库,说他深夜瞧着那一大堆金子,有难以形容的快乐。那些守财奴看到老头的眼睛像是染上了金子黄澄澄的颜色,都相信这种说法。一个习惯于靠资金获取巨大利润的人,就像色鬼、赌徒或者奉承者一样,目光中有着某种难以界说的习气和躲躲闪闪、贪婪、神秘的神态,绝对逃不过同他一路的人。这种秘密语言可以说形成了激情的秘密联系。
     葛朗台先生得到大家的尊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从不欠人情,他是个老箍桶匠、老葡萄园主,按收成必须制作一千只还是五百只酒桶,他都以天文学家的准确估计得出;他做投机买卖没有失过一次手,酒桶价格比要采摘的葡萄还值钱的时候,他总是有酒桶出售,而把酒藏到地窖,等一桶酒涨到五个金路易时再抛出。1811年大丰收时,他精明地把酒囤积在家里,慢慢地售出,赚了二十四万法郎。在理财方面,葛朗台先生好比一头猛虎、一条巨蟒:他懂得躺着、蹲着,久久地注视猎物,然后扑上去;他张开钱袋的大口,吞进成堆的金币,接着安静地躺下,有如蛇一样不动声色、冷漠无情,有条不紊地消化。看见他走过的人,全都感到混杂着尊敬和畏惧的赞赏之情。索缪城里,人人不都感到过被他的钢爪锐利地抓了一下吗?有人要买田,通过公证人克吕绍,向他借到一笔款,利息要一分一厘;有人拿期票到德?格拉散先生那里去贴现,要先提取一大笔利息。无论在市场上还是在夜晚市区的闲谈中,不提到葛朗台先生大名的日子很少。对某些人来说,这个老葡萄园主的财产之多是地方上的骄傲。因此,不止一个商人,不止一个客店老板,颇为得意地对外地人说:
     “先生,我们这儿的百万富翁有两三家;但是,至于葛朗台先生嘛,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有多少财产呢!”
     1816年,索缪城能掐会算的人估计老头的地产约值四百万法郎;但是,从1793年至1817年之间,按平均每季地租计算,他大概每年收入十万法郎,由此推算,他拥有的现金几乎和他的不动产的价值相当。因此,在打完一场“波士顿”牌局,或者谈过葡萄的年成以后,就会谈到葛朗台先生,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会说:“葛朗台老头吗?……葛朗台老头大概有五六百万吧。”要是克吕绍先生或者德?格拉散先生听到这句话,就会说:“你比我还有能耐,我从来不知道他的总数呢!”
     要是有个巴黎人谈到罗特希尔德或者拉菲特那样的大亨,索缪人会问他们是不是和葛朗台先生一样有钱。倘若这个巴黎人轻蔑地微笑着说是的,他们便互相对视,不相信地摇摇头。这样巨额的财产给这个人的一切行动都披上了一件金缕衣。即使起先他的生活特点给人提供了笑柄,这些笑柄也显得陈旧了。葛朗台先生的一举一动都有一锤定音的权威性。他的言谈,他的衣着,他的动作,他的眨眼,成了当地的金科玉律,人人都像博物学家研究动物本能产生的后果那样研究他,然后才能发现他最细小的动作中深邃而不露声色的智慧。有人这样说:
     “葛朗台先生已经戴上皮手套了,今年冬天会很冷:应该收获葡萄了。”
     或者说:“葛朗台先生买了许多桶板,今年的酒少不了。”
     葛朗台先生从来不买肉和面包。他的佃户每星期给他足够食用的阉鸡、童子鸡、鸡蛋、黄油和麦子,都是用来抵租的。他有一座磨坊,承租人除了交纳租金以外,还要来他家取走一定数量的麦子,再把麸皮和面粉送回来。他专享的女佣大个子娜依尽管年纪不轻,仍然每星期六亲自烤制全家的面包。葛朗台先生和承租种菜的讲好,让他们供应蔬菜。至于水果,他收获之多,可以把大部分拿到市场卖掉。取暖用的木头,是从篱笆上砍下来的,或者取自田边半腐烂的老截头树。他的佃户替他锯开,用大车拉到城里去,为了讨好他,替他送进柴房摞整齐,得到他的几声“谢谢”。大家知道的他的几项开支,只有圣餐费、妻子和女儿的衣着费、全家在教堂座椅的租费、蜡烛费、大个子娜依的工钱、锅子的镀锡费、赋税、房屋修缮费和耕种费用。他刚买了六百阿尔邦的树林,交给一个邻居照看,答应给他津贴。自从他购置了这些树林以后,他才吃上野味。
     这个人举止非常简单,寡言少语,表达思想一般用格言式的短句,声音柔和。从他开始引人注目的大革命时代起,老头每当要长篇大论说一番话或者要进行讨论时,便结结巴巴,令人讨厌。这种口齿不清,前言不搭后语,在一大堆话中淹没思想,表面缺乏逻辑,人家当成是他缺少教育,其实是他佯装的,下文的一些情节足以说明这种诡计。此外,有四个用字准确的句子,如同代数公式一样,他习惯用来应付和解决生活和买卖上的所有难题:“我不知道;我做不了;我不愿意;以后再说。”他从来不置可否,不留字迹。你对他说话吧,他冷漠地听着,右手托着下巴颏儿,肘子支在左手背上;任何事,他一打定主意,就决不改变。一丁点生意,他也要琢磨老半天。经过一番巧妙的谈话之后,他的对手以为逮住了他,却把自己的底牌露给了他。他回答说:
     “我没有和太太商量过,什么都不能下定论。”
     妻子被他压得像俯首帖耳的奴隶一样,在生意上却是他最合适的挡箭牌。他从不去别人家里,既不愿意吃人家的,也不愿意请人吃饭;他从不发出响声,似乎什么都要节俭,甚至动作也在内。他一贯尊重所有权,在别人家里决不翻动东西。不过,虽然他声音柔和,举止审慎,仍然流露出箍桶匠的谈吐和习惯,尤其在家的时候,不像在其他地方要有所顾忌。
     P8-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